藏在时光深处的守望
时间:2024-12-17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高璐璐 姜雨蒙

远离城市的喧嚣,位于北新镇的高家镇老街一片宁静安详。这条老街位于通启公路南,东西走向,全长约300米。据《启东文史》记载,高家镇老街有着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走在老街上,脚步不自主地慢了下来。街的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房屋,村民们或悠闲地坐在门前晒着冬日暖阳,或忙碌地穿梭于巷子弄堂之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淳朴的笑容。斑驳的门窗、墙上的裂痕、脱落的木屑……都在向行人诉说着这条老街往昔的故事。

据老一辈人回忆,当初有个崇明的地主来到此地,砌了20多间店面房用于租赁经商,随着人口逐渐兴旺便形成了小集镇。由于当时来这里经商的高姓人居多,所以就称之为高家镇。

“别看老街现在这样,这里原先可是整个高家镇最热闹的地方。”80岁的郁锦康自小便住在老街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民国初年,老街有大小店面50多家,度过了30多年的繁盛期。抗日战争期间,老街曾被日伪占据了10多天,商户们先后搬离此地,老街也日渐萧条,到解放时只剩下10多家小杂货店。直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原三星区区政府和民主乡政府接连搬到老街,老街才又繁华了起来。

“当时这条街上饭店、影院、商铺、银行等应有尽有,春节时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郁锦康缓慢穿行于老街上,炯炯的目光中满是对老街的回忆。当年两边店铺此起彼伏招揽生意的声音、摊贩们的吆喝声、自行车驶过的铃声、行人的脚步声,似乎仍在树间瓦上细细作响。“当时启东评弹正值鼎盛,老街上的高家镇书厅每天都座无虚席。”郁锦康感慨道,当时一角钱就能坐上一下午听书,惬意极了。

而高家镇老街上最让人怀念的,定要属那老电影院。曾经,老电影院作为镇上的文化中心,人来人往,可现今早已破败不堪。“在我小学的时候,寒暑假我总拉着我的好朋友们一起来看电影。”对村民龚燕华来说,老电影院是她童年生活里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春节,她最期待的便是电影院新上映的电影和影院前场心的文娱表演,老街当时的辉煌,龚燕华至今历历在目。

老街,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几代人的故事。这些动人的回忆,停在了老街旧屋舍的窗棂处,停在了浩大的榕树枝干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