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咬硬物、嚼坚果时,突然感到一丝刺痛,或者偶尔咀嚼食物时出现短暂的不适,你可能会忽略它,以为只是正常的牙齿敏感。然而,这种隐约的疼痛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
牙隐裂是啥情况?
牙隐裂指未经治疗的牙齿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临床不易发现的细微裂纹,常常发生在咬合面、牙齿表面的边缘或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
牙隐裂的隐秘性在于它不会立刻带来剧烈的疼痛或明显的牙齿损坏。大多数患者只会感到偶尔的疼痛,特别是在咬硬物时或遇到冷热刺激时会感到短暂的不适。同时,很多裂缝非常细微,甚至无法通过常规的口腔检查轻易发现。
裂缝的元凶不止一个
咬硬物。频繁咀嚼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硬糖或冰块,容易造成牙齿表面出现细微裂纹。
磨牙习惯。长期夜间磨牙或日常紧咬牙齿的习惯,会给牙齿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裂缝的形成。
温度作用。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长期冷热循环的刺激作用下,牙釉质和牙本质在温度作用下发生的不同形变可使釉质表面出现裂纹,有的可发展为牙隐裂。
银汞充填体。银汞合金的热膨胀系数高于牙本质,外部热刺激可导致银汞合金膨胀,进而对牙体侧壁产生应力并诱发隐裂。
创伤性咬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因磨耗不均匀出现了高陡牙尖,使得原本正常的咀嚼力转变为创伤性咬合力,造成了窝沟底部的劈裂力量明显增大,使得隐裂纹开始发生发展。
牙齿发育结构缺陷。正常牙齿结构中存在牙齿发育遗留的缺陷区,如窝沟及釉板,其抗折裂强度最差,并且是牙齿承受咬合力量时应力集中的部位。
小裂缝带来的大破坏
可别小瞧这道小小裂缝,它给牙齿带来的麻烦可不小。
持续疼痛。裂缝不断扩大,疼痛会逐渐加重,特别是在进食冷热或酸甜食物时。
牙髓炎或感染。裂缝深及牙髓腔时,细菌容易进入,导致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
牙齿劈裂。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牙齿可能会直接劈裂,甚至无法修复,最终只能拔牙。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如果怀疑自己有牙隐裂的症状,如咬硬物时疼痛,或冷热刺激时牙齿敏感,应及时前往牙科检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隐裂纹的检查是牙隐裂诊断的关键。目前临床常用方法包括染色法、光纤光源透照法、口腔手术显微镜检查法、根尖片及锥形束CT等。
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裂纹深度检测能力各异,目前尚无隐裂纹检查方法的“金标准”,因此临床医师可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后选择,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多种检查方法,通常需结合牙隐裂的危险因素分析、症状评估及隐裂纹检查后进行诊断。
防患未然很重要
避免咬硬物。尽量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如冰块、硬糖等,减少牙齿受力过大的机会。
及时矫正咬合问题。如果存在咬合不正或牙齿排列异常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治疗,减轻牙齿的局部压力。
佩戴护齿器。对于有磨牙习惯的人,夜间佩戴护齿器可以减少牙齿的磨损和压力。
定期口腔检查。即使没有明显的不适,定期的口腔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防止牙隐裂等口腔疾病加剧。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