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而为 “断案”千件
时间:2024-11-25 A+   A- 举报

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张红华

“张警官,17.5万元赔偿款已到账,烦劳您多日辛劳调解……”11月12日上午,一个电话让张善兵连日紧锁的眉头舒展。

10多天前,一高龄患者在医院突发意外身亡。医患双方随即就“是否医疗事故”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关键时刻,市法治联盟汇东工作站专职调解员张善兵到场,安抚逝者家属的同时,迅速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定责任,商议赔偿金额,推进逝者后事,一套“组合拳”下来,双方认可满意,矛盾顺利化解。

这是62岁的张善兵今年“摆平”的又一件棘手矛盾。“从事调解22年,化解纠纷1000多起,除早年一起失败外,未曾有过失手。”回忆过往,有着“江苏省法治联盟先进个人”头衔的张善兵平淡介绍,殊不知,其中浸润了他几多心血,又倾注了他多少爱民情怀。

专注调解,成矛盾克星

因为专心专注于调解,张善兵“讲经说法”美名扬。多年来,张善兵除成功应对本镇形形色色民间纠纷,还应邀“出山”,先后化解全市数十个重点社会矛盾。

2000年,张善兵从部队转业至基层派出所。没多久,出警过程中时常遇到的现象引发他思考:小纠纷如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滋生发展为重大矛盾甚至刑事案件。忧虑于此,张善兵警调融合、警后跟踪双管齐下,将一个个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平安建设成果。

与乡亲打成一片,张善兵渐成百姓信任的“穿警服”民调员,天长日久,他丰富的工作阅历展现愈加明显的调解优势,邻里矛盾、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琐事……只要到了老张手里,总能给出满意解决方案。

2012年,有着多个派出所工作经历的张善兵调到汇龙镇中心派出所。于是乎,业精于专的他先是在全镇调解中崭露头角,后又在全市“防激化”中始出“风头”,继而如“克星”般成功地将诸如“南阳镇洗车场争执纠纷、惠萍镇非法游医致人伤害、吕四港镇某居民非法上访”等20多个重大或棘手矛盾化解。

唯一遗憾,廿载弥补

真心、真情、真切投入调解,体恤、体谅、体会弱势群体,张善兵依法调解情系众乡亲、端平“一碗水”,常常信手拈来化解各式矛盾。

提及这些年调解上的超高成功率,张善兵“耿耿于怀”当年的一次“走麦城”。因此,他励志20载,精心调解每一个矛盾,他所创造的系列成果,堪为行业楷模。

2004年秋天,张善兵刚将调解融于警情,就遇黄某报警,称自己送加工的几千斤玉米粉碎后严重“缩水”,由于缺少相应证据,张善兵调解提议酌情赔偿遭拒绝,事后,黄某打官司获赔2500元,但一番“折腾”,又觉得很不划算。此后,张善兵引以为戒,努力用20多年成功调解并信服当事各方来弥补这一缺憾。

以此为信条,张善兵多年来将一起起看似陷于“死胡同”的重大矛盾纠纷“起死回生”。2023年初,某建筑工地工人讨薪,老张赶来,先对70多名农民工进行情绪安抚和政策疏导,随即走访开发商、施工方、住建局等协商解决办法。整整一周,老张马不停蹄奔走协调,终于赶在春节前,让大伙儿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上百万元工资。

类似的调解,同样体现于他多年来成功排解的数以百计矛盾,无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赢得当事群众广泛称道。

退而不休,“和”乐而为

在不少人看来,调解是件苦差事,但张善兵却从中倍添事业心、成就感。2022年9月,老张从民警岗位光荣退休,但他并没有舍弃自己钟爱的调解事业,而是摇身成为市平安法治联盟汇东工作站的一名专职调解员,在镇领导大力支持下,拥有了一间崭新的“老张调解室”,他的工作热情因此更加高涨了。

在此过程中,他创新引用“一个微笑安抚情绪”“一种倾听表达尊重”“一项调查弄清事件”“一次合作精准施策”“一把火候推动和解”的“五个一”工作法,锦上添花于他所热衷的调解事业,助力攻克一个又一个调解难关。这不,他的“老张调解室”成立2年余,累计接待群众超1000人,接受市、镇“工单”式指派32次,调处各类非警务类社会矛盾及民事纠纷超200起,调解成功率、当事各方满意率位处全市前列。

退而不休,“和”乐而为。翻开张善兵的工作日志,他化解的诸多矛盾纠纷,一如他印记下的奉献足迹:2年前,他办结某企业工伤死亡赔偿案;1年前,他和解某住宅小区两结怨邻居;半年前,他撮合一对老兄弟重归于好;1月前,他促成某企业劳资双方和解;3天前,他接手某房地产企业产权属性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