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田华
8月26日午后,室外气温仍达35℃。革命老区合作镇兴隆、周云、曹家镇村的乡村道路上,59岁的“全国优秀教师”王辉骑着车,赶往袁小阳、陈小新、秦小文3名困难学生家中。连日奔波,王辉只为上门履行走访、确认、签字手续,早日将市、镇两级老促会扶贫助学金发放给40个困难学生家庭。
王辉虽多年患有乙肝、糖尿病,仍继续以镇及镇教办两个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头衔,于今年暑假先成功操办了为期10天的3个暑期“公益班”,后深入各村指导开展“七彩夏日”活动,又协调举办镇第六届“神通杯”少儿汇演。其间,他陆续走访正在或曾经资助过的10多名暑期回乡大、中、小学学生,还不忘上门祝贺刚考取苏州大学的袁小阳,再悄然送上2000元助学金……这一忙,他又是一个暑假“不着家”。
“爱心校长”美名扬
1983年,18岁的王辉站上了乡村小学“三尺讲台”,从此以“时时放心不下孩子”为己任,用一颗真心培育万千桃李。
“最看不得贫困学生及家长流泪。”41年弹指一挥,虽早年工资微薄,但生活节俭的王辉已记不清为多少孩子垫付了学杂费、提供了饭菜。并在当年的大洋港小学培养了一度辍学的“英雄少年”、革命烈士崔国强。
2009年,王辉担任合作小学校长,面对接连而来身患脊索瘤、尿毒症和急性糖尿病的小沈、小陈、小邱同学,他率先捐款,发动师生共献爱心。之后,又20多次上门看望、慰问。每每提及王校长的好,早已康复并完成中学学业的上述4名学生无不热泪盈眶。
关爱孩子,汇成暖流。2015年,女生杨小逸的奶奶找到王校长,诉说儿子残疾、儿媳改嫁,自己无力供养孙女上学的苦处。王辉心酸之余,把孩子接到家中同吃同住、辅导学习,胜如亲生。近几年,又有张小晨、倪小馨、顾小捷、赵小楠等困难或残疾学子进入王辉的视线,他同样尽力相帮,直至不间断资助其中3名学生大学毕业。
把一颗心捧给孩子,41年里,王辉自费资助困难孩子、奖励优秀学子总支出超过13万元,帮助100多名受助孩子就读初高中及至大学毕业。微信中,许多当年的学生时常感恩王校长如再生父亲。
孩子快乐他心安
2011年初,王辉开始兼任镇“乡村少年宫”负责人,随之创办了面向全镇孩子的5个纯公益兴趣培训班,周六准时授课,从未间断延误,渐成全市样板。
起初,“乡村少年宫”定了地址、筹来资金,但师资何来,王辉八方奔走,最终组建起由13名在职教师、退休“五老”、社会文艺能手组成的师资队伍。2011年入秋,镇“乡村少年宫”每周一课的书法、编程、合唱、足球、跆拳道培训班正式开班,轰动全镇,吸引350多名留守孩子免费踊跃参加,受训总人数已达5000多人。
年复一年,“少年宫”长办长盛,离不开王辉筹集经费、编辑教案、求贤名师、保障安全、组织竞赛所付出的万般辛劳,换得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启东、南通、江苏及至全国级110余本奖状、证书。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2021年,不再担任小学校长的王辉成为了镇教育关工委负责人,2023年,又挑起了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重担。这一下,他焕发起事业“第二春”,不负众望,将各村“关工委”活动办得风生水起。
孩子高兴他心安。接连3个暑假,王辉整合全镇资源,负责兴办了3个暑期“公益班”、17个村“校外辅导站”,将全镇1000余名留守儿童汇聚一道,广大家长乐见孩子成长,少了后顾之忧,无不夸赞王辉办下的这桩好事。
荣誉背后故事多
多年来,王辉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候选人、南通市园丁奖、启东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诸多荣誉。其背后,除温暖孩子,还有他鲜为人知的善举与创举。
2007年,他牵线神通阀门、合作镇商会等企业共出资100余万元,设立“奖教助学”基金,惠及300余名师生,同时支持“乡村少年宫”“公益班”“七彩夏日”越办越红火,蹚出了一条乡村教育振兴的新路。
多年来,王辉捐献各类奖金堪为美谈。早在1995年,他就将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的1000元奖金用于资助陕西省镇坪县贫困学生王小清。2018年,他将带病苦学所获南通市骨干教师考核奖的3.84万元奖金回报学校。近年来,他捐奖金、贴工资,向市红十字会捐款2万元,通过市妇联定向奖励董小超、顾小捷、郭小霞等优秀学子……
王辉弥足珍贵的“启东市见义勇为奖”,似偶然,实必然。去年8月26日晚,邻居瘫痪老人龚亚芳操作残疾车滑入水沟,王辉闻讯不顾糖尿病并发症跳入水中救起老人。此前,他崇尚雷锋精神,已先后10多次帮扶或救助过困难及遇险群众。
王辉的“功劳薄”上,还有他在学校管理方面的骄人成绩,任职20多年,合作小学先后获评“全国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等几十项荣誉,另有50多名(次)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项,毕业生中更不乏清华北大学子、科技人才、军中豪杰等。
三尺讲台,平凡岗位,每当亲手培养的学生传来成长喜报,每当悠扬歌声从“少年宫”飘出,每当完成了自认为有价值的善举、义举,王辉瘦弱的脸庞上总会挂满笑容。这份自豪,恰如他41年平凡岗位建功立业的真实写照。(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