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东疆
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保障群众信息安全;开展电瓶车充电专项行动监督,让群众睡上“安稳觉”;打击“拉车门”盗窃系列案件专项活动,守护群众“钱袋子”……今年以来,市人民检察院聚焦民之所呼,回应民之所盼,树立“群众身边无小事”理念,大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切实守护民生福祉。
业主信息安全了
近年来,各种个人信息泄露的新闻不绝于耳,而买房后业主信息泄露更是重灾区。今年1至6月,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了数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被侵害的大部分人是小区购房业主,嫌疑人利用非法获取的楼盘客户信息从事销售业务。
被告人李某、赵某等人是我市一处楼盘租售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其业务工作内掌握社区业主个人信息数万条。2021年至2024年期间,李某、赵某二人通过微信将业主个人信息出售给该市地产中介、装修公司工作人员。经查,其转发个人信息共计25万余条,违法所得15万余元。2023年10月18日,赵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24年2月1日,李某被判决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
市人民检察院就以上问题向案涉公司制发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物业公司组织工作人员以培训、交流等形式学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提高在岗人员法律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同时,根据行业规章制度,建议物业公司逐条逐项检查落实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整改措施,填补制度漏洞。
社区更加安全了
“那段时间身上缺钱,脑子里一发懵,就拉开车门拿了车里的钱。”犯罪嫌疑人小乐悔不当初。
2023年,市人民检察院受理了几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经审查后发现,主要作案方式为“拉车门”盗窃。涉案未成年人因过早进入社会,大多处于“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很少管”的状态。缺乏金钱时,拉车门这种盗窃方式因操作简单成为他们的首选。
2023年9月,市人民检察院针对“拉车门”盗窃频发这一现实问题,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该院第一时间制作了专题法治课件,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开展了20余场法治宣讲,拍摄短视频普及,在全市279个小区张贴预防“拉车门盗窃”宣传海报,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思维。
同时,该院全面梳理近三年的“拉车门”盗窃案件,排查整理发案频次较高的重点小区,结合案件中发现的小区内监控设施年久失修等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此外,该院还通过制作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等宣传方式,提醒车主锁好车门,整个社会面共同防范“拉车门”盗窃的意识不断得到加强。通过这一系列的扎实工作,今年二季度,全市未成年人“拉车门”盗窃案件数量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