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奔跑无“忧”
时间:2024-07-15 A+   A- 举报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自2022年7月1日我省出台《江苏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实施办法》以来,我市已有120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申请职业伤害保障,84人获得职业伤害认定,共享受职业伤害保障待遇196.4万元。

为保障遭受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加强职业伤害预防,分散平台企业的职业伤害风险,根据国家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要求,2022年7月1日,省人社厅制定出台《江苏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开展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涵盖美团、饿了么等7家平台企业。

政策出台后,我市第一时间积极落实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权益有了保障。”市人社局工伤科科长项翊君介绍,我市通过建立联络会商机制,通过调研走访等形式,了解平台企业诉求,共同研究分析试点工作的痛点、堵点、难点,及时总结梳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经验。同时,市人社局加大了对该类申请的事故调查及鉴定审核力度,以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与工伤保险不同,平台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办理职业伤害保障时,不以与平台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也不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而是采取按单缴费的方式,由平台企业按照上月订单量申报缴费。我市7家平台企业执行订单的人员,全部纳入职业伤害范围。

今年1月5日,饿了么的一位骑手驾驶电动车送餐时,与一辆机动车碰撞受伤。事故发生后,该骑手前往医院治疗。经诊断,其右膝部外伤,右腓骨小头骨折,并有皮肤擦伤。1月18日,他向平台企业发送事故报案信息,平台企业通过省信息平台向市人社局提出职业伤害待遇给付申请。很快,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及时了解详情,告知需补交的门诊病历等材料。“从提交待遇给付申请到职业伤害确认结论,再到医疗费用联网结算,仅用了两周时间,全流程网上办理,最终我获得了41903.75元职业伤害保障待遇。”该骑手满意地说。

(本报记者 蔡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