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盛夏
为响应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号召,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今年2月,我市出台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如今政策推行已有5个月,市民反响如何?效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咨询量成交量均超预期
7月13日,大雅梧桐营销中心内陆续有客户前来咨询换房事宜,不少市民当场签署“以旧换新”协议。
据了解,第一期“以旧换新”活动自2月18日启动报名以来,共有132人缴纳意向金,最终成交24套,5月初已签订完成置换协议。第二期“以旧换新”活动于6月12日启动报名,目前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有意向者无需集中时间报名,随时可参与活动。
根据第二期“以旧换新”方案,购房者可将位于我市主城区(东至丁仓港路、西至华石路、南至沿江公路、北至中央大道)范围内可上市交易的存量住房,置换城投集团下属子公司开发的大雅光明、大雅梧桐、大雅风华、紫薇雅苑、蔷薇苑、阅峯汇等房产项目。
“从各项数据来看,活动成效超出预期。”启东城投房产超市营销经理孙亭告诉记者,推出“以旧换新”活动以来,城投集团旗下楼盘咨询量、到访量持续走高。截至目前,第二期“以旧换新”活动已有93人缴纳意向金,完成房源评估61组。
房屋置换再无后顾之忧
当前,除阅峯汇为现房外,其余可置换房源均为期房,但市民参与“以旧换新”的意愿较高,这是为何?
“在签署协议前,如果客户中途改变意向或有其他选择,前期缴纳的意向金随时可以退回。”孙亭表示,把不可退的定金变为可退的意向金,降低了市民换房的风险,能够为他们的选择“兜底”。
由于新房大多为期房,交付还需等待一段时间,为此启东城投还推出了旧房返租业务,购房者可以租住原有的老房子,不用担心选择过渡期无房可住。家住长龙一村的张先生在大雅梧桐置换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新房,并选择了返租。“返租业务对我们这种名下只有一套房的家庭来说很人性化,而且租房价格低于市场价,从旧房到新房无缝衔接,省心省力省钱。”对此,张先生极为满意。
此外,对有改善住房需求的市民来说,“以旧换新”可以帮助他们将手中贬值的旧资产换成更有竞争力的新资产。市民孙先生就是“以旧换新”政策的受益者,他在南润花苑的老房子挂在中介已有1年多,期间几乎无人问津,如今旧房评估价高于心理预期,夫妻俩立马拍板签订协议。“城投的房子地段、品质都不错,置换一套更加保值,住房以旧换新对百姓、对政府来说是双赢!”
政策优化释放置换需求
“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对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有积极作用,但若要政策持久、有效落地,关键还是要从百姓的需求出发,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第一期“以旧换新”活动推行过程中,实际面临了诸多问题,购房者也提出了多样的需求。“我们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学习借鉴苏南等地的经验,对‘以旧换新’政策进行了升级。”孙亭介绍,第二期“以旧换新”活动中,可置换旧房的房龄放宽至2000年1月1日、未还清抵押贷款的客户可以带押过户、两代直系亲属名下持有的住宅可以两套换一套、旧房价格抵扣新房总价比例提高至80%等新政,大大降低了置换门槛,有效解决了市民在换购过程中的痛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旧换新”模式。
政策调整后,原本不符合条件的李女士如今将老城区的2套“老破小”置换了一套大平层,并将新房登记在儿子名下。孙亭告诉记者,因政策放宽而“入局”的家庭不在少数,同时随着“以旧换新”模式的不断完善,从房源资格初审到最终完成置换的时间也会大幅缩短,给购房者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