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陆慧 周平
“七一”临近,对于南阳镇退休干部朱惠贤来说,这又是一年中最为激动的重大节日。“今年是我光荣入党与入伍60周年,在这特别的日子,我要真诚感恩伟大的党。”近日,朱惠贤向党组织写下了长达6页的思想汇报,并郑重递交了2000元特殊党费。
守望入党、参军初心整整六十载,身为革命烈士之子,朱惠贤无论是在平凡岗位还是在退休后,始终保持着一颗红心,以实际行动感恩回报党的培养教育。熟悉他的群众无不夸赞:“朱老几十年来对党的不二忠诚,正是身边普通党员书写的一本感人励志活教材。”
从抛开嗞嗞冒烟手榴弹抢救战友荣立三等功,至转业回乡专武岗位上再立新功,再从安全标兵至优秀党员、年度嘉奖、慈善贡献奖、老干部先进个人,朱惠贤总长37年军龄、工龄,获得由各级组织授予的各类奖状、证书共计23本。
2001年,他光荣退休,继续保持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本色,又以爱心老人身份融入社会。退休回到南阳镇益民村老家,萌生了“作为共产党员,该为乡亲做些什么”的想法。他很快成了村里最为活跃的“五老”积极分子,还与同村17组理发师沈汉荣结成帮扶对子。20多年间,纵然早已搬进了城里,他依然有求必应为子女在外、又得天天服务乡亲的沈师傅代购运送几乎所有的理发用品。
2005年,朱惠贤买了新房,住进市区长龙二村。新来报到,依然坚守共产党员的奉献本色。入夏,一场大雨整夜未停。次日清晨,朱惠贤心系底楼一户独居高龄老人,赶紧下楼,已是满屋进水,老人正吃力舀水,他接过水盆帮助排水……周围居民都以为他是老人多时未回的儿子。
楼下一侧,安放有3只垃圾桶,少数居民因投放垃圾不注意,致周围有垃圾散落。朱惠贤买来畚箕和竹枝扫帚,每天将散落垃圾打扫干净。有人费解,老朱回应,“卫生靠大家,我出个力,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一晃10年过去,居民们盛赞的“热心好人”朱惠贤又随孩子住进了市区河滨花园。他仍和过去一样,居民面前亮出党员身份,不仅义务清理本楼附近清洁卫生,还专门买了火钳,捡拾小区人行道及绿化带上的纸屑和烟头等。他自嘲“权作锻炼身体,两全其美。”在他的带领下,小区里的老年环卫志愿者如今已扩大到了“一个班”规模。
一路走来一路歌,热心助人为乐进程中,还有朱惠贤的一笔笔爱心捐款:建党100周年,朱老交纳1000元特殊党费,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当年,老家益民村建造党群服务中心缺资金,他资助2000元;2010年,他获悉市慈善基金会为市民个人设立“10年万元捐”爱心账户,他报名年捐1000元。如今,10年早已到期,他却执意再捐,今年已是第5个年头。
“手头紧一紧,温暖愁苦人。”每每有人提问或者表示疑惑,朱惠贤常常如是作答,这些年里,他的捐助对象里,还有本村张家面临辍学的孩子、省慈善总会“阳光助学”对象、武汉防疫定向捐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