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溺水 安全一“夏”
时间:2024-06-20 A+   A- 举报

据齐鲁晚报消息,6月13日,在济南市鹊山龙湖湿地公园附近,一名17岁少年和同伴租赁桨板在湖中游玩时不慎落水,被水中的渔网困住。经过1个多小时的救援,少年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据了解,溺水的少年来自德州,还有几天就满18岁了,是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不要让孩子放假后去游野泳!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家外出玩耍!不要让孩子结伴到水边玩耍游泳!虽临近暑假,但安全教育不能放假。暑期正值汛期,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易发期、频发期,时刻绷紧中小学生暑期防溺水之弦,全力做好防溺水工作是青少年学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避免“溺水之殇”,必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家校联动,强化督导检查,形成工作合力,全力让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暑假。

做好防溺水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屡屡发生的悲剧证明,防溺的难点并不在于安全教育与提醒,而是要切实增强学生和家长预防溺水的自防、自护、自救能力,做好实时无缝保护,筑牢防溺水的“安全坝”。

要守牢水域防线。摸清溺水高危水域、重点点位,做好针对性的防护,加强监控管理与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劝阻,为青少年野泳设“栅栏”,在“最后一米”防患于未然。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远离危险水域,溺水事故出现的几率才会降到最低。

要守牢监护防线。从溺水事故的发生来看,最大的共同点是监护失位,特别是在农村,监护人照顾不周现象较为普遍,一旦到了假期,问题就会凸显出来。由于农村地理条件复杂,青少年溺水风险倍增,这也是溺水事件在农村多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家长要切实当好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监管职责。除了教孩子学会游泳技能、溺水急救知识外,也要做孩子们的知心人,多与孩子相处,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关心孩子的去向。

还要想办法补上监护漏洞,在“第一米”设防。在监护责任追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面对有些家庭不能及时履行监护责任的情况,学校、社区、村级组织要及时填补到位,不留防范空白,让孩子始终都置于成人的视线之下。要积极解决好农村儿童暑期的照顾管理难题,采取政府资助、公益参与、村民互助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多有益的服务,不让孩子暴露在各种风险场景中,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安全系数。

生命只有一次,一个孩子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防溺水的“安全坝”怎么加固都不为过,因为筑牢防溺水的铜墙铁壁,坚决打赢防溺水安全保卫战,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