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3家医院全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
流程更便捷 省时又省力
本报讯 5月13日9点,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前来就诊的市民有序排队,在人工窗口和自助挂号机前挂号,一旁的导医员不时为市民答疑解惑。市人民医院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施行一周以来,患者们享受到了便利。
“昨天我来人民医院就诊,但有张报告没有及时拿到。以前,第二天复诊需重新挂号,现在有了新政策,可以直接去诊室,方便了很多。”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从5月7日开始,我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正式推行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以进一步减轻市民看病负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据省卫健委测算,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量每年约有3亿人次,其中因为检查、检验报告当日未出的原因,每年约有8%~10%的患者需在首诊后再次复诊。这中间,他们不仅需重复挂号,同时也要二次缴纳挂号费。根据5月7日起执行的《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施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方案》,现在患者到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包括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挂普通门诊号就诊时,根据相关条件可享受免缴普通门诊诊察费的优惠。
“市民在挂普通门诊号时,因为检验和检查结果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还没完成诊疗,可在3天内拿着检查结果到同一医院同一院区同一诊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陆永刚介绍,部分患者因为病情相对复杂,需要做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比如有些胃肠道疾病需做胃肠镜检查,则需要空腹和肠道准备,患者可能不具备当天检查的条件,常需复诊,有了新政策,将大大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该政策仅适用于在普通门诊就诊,以及检验、检查当日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需要复诊的患者。不含跨科室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特需门诊及急诊等。
目前,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3家单位已实施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项目。医院通过电子屏、展板等进行宣传,并培训导医员,让患者充分了解和享受“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
(本报记者 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