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换位思考 少些邻里纠纷
时间:2024-04-02 A+   A- 举报

两家邻居在房屋东侧修了一条水泥路,20多年来,两家人日常都从这条路通行。某天,其中一家忽然在自家门口的水泥路上堆放了木头,导致另一家通行受阻。为此,两家人闹到了法院。(3月25日本报3版)

因生活矛盾引起的邻里纠纷现实中并不少见,有些纠纷甚至升级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走到诉诸法律这“最后一条路”。从法律角度看,既然选择诉诸法律,最终必然要接受法院判决,结果也就有了官司的输与赢。如果从邻里关系层面而言,小纠纷闹成大矛盾其实没有赢家,邻里关系自此破裂,即便修复也需要双方付出更大努力。

生活矛盾引发的邻里纠纷完全可以避免,关键是邻里双方要相互理解,遇到问题多沟通交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心平气和地谈,在沟通中寻找化解之法,在理解中寻求共识,从而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纠纷升级,伤了邻里之间的和气。

在人际交往中,邻里之间的感情不可缺失。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近在咫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陌生的邻里关系,不管住在楼上楼下,还是门对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邻居。他们彼此只是空间上的邻居,但在心理和情感上可能隔出了一条街,都是陌生人。要拉近邻里距离,让“熟悉的陌生人”变成熟悉的朋友,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诸行动。

邻里关系虽是千家万户的小事,却是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的大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更稀缺的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文化传统。邻里之间难免有磕磕碰碰,但只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爱心帮助,多一些相互体谅,多一些相互沟通交流,就能邻里和谐。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