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投诉量居首
时间:2024-03-15 A+   A- 举报

我市发布2023年度受理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食品类投诉量居首

本报讯 大到买房购车,小到就餐点外卖,谁没遇上过一两件糟心事。近日,我市发布2023年度消费投诉举报分析报告。2023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各渠道接收投诉举报总计13339件,比去年同期(10015件)增长33.19%,其中投诉9156件,比去年同期(6643件)增长37.83%,商品类投诉中食品类投诉量共2165件,占比超三成。

目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收诉求的渠道主要有两个,接收量占首位的是市民热线(即12345公共服务热线电话),全年共接收投诉举报8594件,占总量的64.43%,其次为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全年共接收投诉举报4745件,占总量的35.57%。

2023年,受理各类投诉共9156件,其中商品类投诉为6266件,占投诉总量的68.44%;服务类投诉为2890件,占投诉总量的31.56%。从数据上看,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关注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投诉数量逐年增加,商品类投诉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商品投诉来看,投诉接收量较大的商品主要有一般食品2165件、五金交电1026件、家居用品464件、房屋318件、服装鞋帽292件、家用电器264件。

食品问题主要投诉举报内容集中在部分外卖、流动摊贩经营户。主要有:所售食品来源不明,进货渠道混乱,索证索票难;食物出现变质、霉变、过期等卫生安全问题;消费者买到了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尤其是预包装食品;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相关规定,生产场所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环境条件或卫生要求,违法使用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商家对保健食品进行违规宣传销售,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存在发布违法广告或者虚假宣传行为;商家使用有问题的食品原材料;加工经营场所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环境条件、卫生要求;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差、餐具不洁,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消费者用餐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

此外, 从举报问题来看,2023年度举报量较大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708件(占比16.94%)、广告违法行为616件(占比14.72%)、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607件(占比14.52%)、其他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565件(占比13.51%)、不正当竞争行为439件(占比10.48%)、产品质量违法行为402件(占比9.61%)。

(本报记者 王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