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闪闪发光
时间:2024-03-08 A+   A- 举报

她,可能是操劳半生的母亲;她,可能是聪慧能干的妻子;她,可能是专注专业的老师、医生、警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勇敢地发光发热,越来越多的女性,为“她力量”写下不寻常的注脚。

 

“强直”患者的“挺拔”人生

从瘫痪在床6年到身形灵活的健身教练,金玲用意志击溃命运的诅咒,成了别人眼中的“奇迹”。

2008年,金玲被确诊强直性脊柱炎,这个“不死的癌症”让她从头顶到脚趾都变得僵硬,全身的疼痛将她的意志力一点点摧毁。病痛无止尽的折磨让金玲曾动过放弃生命的念头,但对生活的热爱和家人给予的力量,把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金玲住院接受治疗时,在无数个日夜里,她都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痛斗争,并积极投入康复训练。从床上做最基础的拉伸到能下床训练,对常人来说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而她却用尽了全身力气,把身体用到了极限。

希望在一天天的坚持中被放大,金玲能正常行动后,为了保持脊柱不变形,也为了挣钱治病,她前往北京学瑜伽教培,一边吃止痛片,一边魔鬼般地练习。

命运最终没有辜负她的努力,金玲回到启东后,日复一日的瑜伽教学让金玲的体型越变越好,身体也越来越强健,不仅发病次数减少,后来连止痛片也停止服用。

如今,重获“新生”的金玲开始投身公益事业,为像她一样的患者送去鼓励和温暖,帮助更多人摆脱病痛的困扰。

 

文武双全的教官警花

干练的短发,飒爽的身姿,矫健的身手,刘洪娟是我市公安系统女性力量的一面“旗帜”。

刘洪娟性格外向,热爱警匪片的她打小就在心里埋下了警察梦。警校毕业后,刘洪娟来到启东,成为一名窗口民警。“穿上这身警服,就再也不想脱下来了。”虽然刚入行时没有着手办理案件,但能为百姓办事同样让她成就感满满。

2018年,刘洪娟等来了一个机会。领导安排她参加警务技战术教官培训。在男性力量突出的职场,刘洪娟毫不露怯,每年积极参加封闭集训,跑步、射击、徒手控制、警械使用……为了弥补与男性之间天生的体能差距,刘洪娟训练更为刻苦。“我不输任何男性!”就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成功被选拔为全市2名女性警务技战术教官之一。

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刘洪娟用硬实力打破女性柔弱的刻板印象。如今,她将自己所学的技能传授给同事,希望他们在执行任务时保护好自己,也更好地保护群众。

“现在女警力量还是薄弱了一些,我正在努力寻找和培养新的力量。”刘洪娟坚信,女性不该被桎梏在刻板印象里,在任何领域她们都该是光彩夺目的。

 

陪子求学的最美母亲

每天贴身照顾患病的孩子,将仅有两根手指能动的儿子培养送进东南大学,顾卫华是万千母亲中的一个,也是无数伟大女性的缩影。

2014年,刚上初一的儿子董亦超被确诊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这对一位年轻的母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母亲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强大的力量,顾卫华不放弃希望,带着重病的儿子四处看病治疗,全身心地照顾董亦超的日常起居。

2年多的住院治疗和康复训练,董亦超还是没能摆脱轮椅的束缚,但所幸病情已经稳定,顾卫华决定带儿子重返校园。

这条求学之路注定辛苦。每天清晨,顾卫华用轮椅推着儿子走进教室,下课前又早早守在教室门前,她就像董亦超的手脚一样,形影不离。她笑着说:“我对儿子说过,只要你露出笑脸,就是妈妈的春天。”

面对命运的捉弄,这位坚强的母亲把生活的苦咽下,用母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残疾儿子撑起一片天。2023年,董亦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顾卫华再一次拉起儿子的手,踏上了新的征程。

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没有一片汪洋不可飞渡,等待她的将是一片坦途。

本报记者 施盛夏 姜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