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师傅”的“必修课”
时间:2024-03-06 A+   A- 举报

十余年间,施汉冲坚持助邻帮困奉献爱心,还牵头成立“近海手艺人”志愿服务队让爱传递——

“磨刀师傅”的“必修课”

本报记者 张春柳

“大阿侄,家里几把刀不太好用,又要麻烦你了。”“施师傅来啦,我们都盼着你呢,这件衣服拉链不太滑爽,你帮我看看!”……春节刚过完,“近海手艺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施汉冲便走村串巷忙活了起来。

施汉冲身高不足1.5米,左耳失聪。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凭借自己一双灵巧的手、一颗炙热的心,给予他人无数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更有色彩。”谈及自己的付出,施汉冲微微一笑。

年轻时候的施汉冲就有一股干事的冲劲,哪怕自己工作、生活经历种种不如意,他总是乐观、积极面对,是我市残疾人创业的典型,鼓励不少残疾人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

受此启发,施汉冲找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意义,“我可以做更多的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只要一得空,他就会展示自己的“绝活”,为乡里乡亲提供磨刀、修拉链等志愿服务。2010年起,施汉冲家总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磨刀师傅”“拉链师傅”。

有一次,施汉冲了解到敬老院的老人需要帮助,他一口气帮忙修补了20多件衣裤的拉链。从那以后,把全市中心敬老院跑个遍成为他每年的“必修课”,这一坚持就是12年。骑上摩托车,带上工具箱,在敬老院里支起一张小方桌,边忙活边和老人们拉家常。“老人们很热情,看到他们开心,我也满足。”施汉冲笑着说。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有吸引力的。2016年,以施汉冲为首的“近海手艺人”志愿服务队成立,队友遍布各行各业,磨刀匠、剃头匠、乡村医生、小家电维修能手、修自行车能手等纷纷加入,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海镇小闸口村的80多岁严秀芳独居,近海镇海界村王兰英老人心脏不好,近海镇协兴港村樊品芳老人脑萎缩……这些信息,都牢牢刻在施汉冲心里。平日里,他常带些蔬菜、鸡蛋去看望老人们,有需要就搭把手,逢年过节还为他们准备礼物。“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好人。”朴实的言语中充满着老人们的感激。

“省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省助残先进个人”“中国好人”……这些年,施汉冲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2023年度南通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中,施汉冲获得江海志愿服务“莫文隋奖”。他说:“新的荣誉是一种新的鼓励,任何事贵在坚持,只要能力允许,我会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