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
时间:2024-03-04 A+   A- 举报

“向雷锋同志学习”,一句简单却饱含力量的号召,伴随了我们长达半个多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展现出新内涵,一次又一次给予青年一代新的启迪与动力。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雷锋精神,争做干一行、爱一行的时代新人。

现实生活中, 有的年轻人有朝气却没活力、有理想却没动力、有目标却没耐性,始终浮于表面,沉不下去。特别是一些刚从“大学门”出来的年轻人,到基层一线扎不下根、吃不了苦,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做不到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书生气”,却不“接地气”,缺少雷锋同志服务于民的恒心与耐心。有的年轻人常常从事着一些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或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时又无法改变现状。有的工作难免会单调重复,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然而,对待基层艰苦或重复枯燥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成功与否。有些人在执着坚持中精益求精,实现了人生价值;有的人则在无尽的抱怨、消极、懈怠中得过且过,迷失了人生方向。其实,一个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无不是在岗位上坚持不懈、踏实肯干、执着向上。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都无法突破自己的人,又怎能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坚守如一呢?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同志在日记中这样写到。雷锋同志生前做过多种工作,在农村当过拖拉机手,在县委当过通讯员,在鞍钢当过工人,在部队做过司机、当过班长,但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这正是新时代所强调的工匠精神,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是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是毫厘不敢差的一丝不苟,是对追求卓越的千万次打磨。青年一代应当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拒绝浮躁,不断向上,在本职岗位“掐尖子”“磨性子”,在沉淀中砥砺、在蜕变中升华。“干一行,爱一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自己一生的发展负责。当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这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是当代青年拼搏向上的制胜密码。当前,尤需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像雷锋那样,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和韧性,在工作中创造价值。心态要正,要干一行,爱一行,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投入真情实感;行为要实,要干一行,钻一行,认真打磨每一个产品、每一篇文稿、每一次活动;本领要强,要干一行,专一行,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每个人对工作和事业的执着坚持必将形成强大合力,助力各行各业持续发展,最终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