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残疾人“烘焙”甜蜜生活
时间:2024-02-04 A+   A- 举报

在市残联的帮扶下,甜品店“苏筱麦美丽工坊”开张,吸纳了2名残疾妇女就业——

助力残疾人“烘焙”甜蜜生活

本报首席记者 黄欣美

1月26日,市区花园中路的“苏筱麦美丽工坊”内,一份份刚出炉的糕点正等待分装上架。随着春节临近,甜品店进入销售旺季,正在店里忙碌的,除了店主黄艳艳,还有2名残疾人。

“70后”的黄艳艳经营着一家技能培训学校,多年来,凭借良好的口碑,积攒了不少客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23年,市残联希望与她合作,开一家“美丽工坊”,帮助残疾妇女就业。美丽工坊是省残联、省妇联联合推动的一项民生实事项目,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以“美丽工坊”统一冠名,经宣传推广、市场营销,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打造“美丽工坊”这一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创造美好生活。市残联希望黄艳艳开一家甜品店,吸纳有就业意向的残疾妇女自主就业,自食其力。

“说实话,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食品行业,可以说是行业‘小白’。”黄艳艳犹豫过,也彷徨过,但敢说敢做的她还是决定试试。

在残联的帮扶下,去年8月,黄艳艳的甜品店“苏筱麦美丽工坊”开张,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店铺将原先同质化比较严重的甜品进行改造提升,渐渐打开了市场销路,门店也成为残疾人扶贫基地。

36岁的顾凤群是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右小臂缺失,婚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因身体上的缺陷,顾凤群不能干重活,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心里总有一种失落感。得知有免费的残疾人烘焙培训班,顾凤群便前去听课,一下燃起了找份工作的希望。“做甜品入门门槛低、风险小,也不用经常和人打交道。”学会一技之长后,她成为“美丽工坊”的面点师。

从家里的“负担”变成“依靠”,顾凤群打心眼里感谢黄艳艳提供的创业就业平台:“曾经赋闲在家总是为未来迷惘,如今进入烘焙行业,每月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我很满足。”

结合女性残疾人工作实际,黄艳艳又动员社会力量,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新建的“美丽工坊”预计招聘残疾妇女5名,辐射带动灵活就业残疾妇女20人,建成后每年免费培训残疾妇女70人次。“希望这些残疾人都有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黄艳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