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去年共为群众止损9000余万元
本报讯 1月24日下午,我市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暨2023年度优秀反诈抖音作品表彰交流会。发布会通报2023年度典型案例及打击治理成效,部署2024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94起,抓获电诈及关联犯罪嫌疑人413名,移送审查起诉332名,打掉犯罪团伙11个,其中包括一个缅北回流诈骗团伙。“百日行动”期间,发案数、案损数同比分别下降35.64%、68.77%,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606.67%、175.44%,实现“两升两降”的良好局面。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效,反诈多项指标位居南通前列,资金返还数列南通第一,案件数和案损数实现双下降,万人发案率持续保持南通低位。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强化反诈宣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反诈讲师22名、反诈预警劝阻专业队员310名,社会面反诈志愿者发展至1380人,并仍在不断壮大。根据全市诈骗发案以刷单、婚恋交往、投资理财为主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家庭妇女、金融从业人员“三类”群体为宣防重点,采取见面宣防的形式,点对点“精细滴灌”,成功“唤醒”被骗群众8279名,及时止损9000余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精心策划反诈宣防,网V抖音团反诈宣传辐射面持续放大,作品累计播放量超百万。反诈信息集中推送行动和系列无诈建设活动高效推进,反诈宣传覆盖面和传播度得到有效提升。市公安部门联合农商银行成立南通市首家反诈宣传教育基地,精心打造反诈主题公园、反诈宾馆、反诈车站、反诈街区和林洋能源无诈企业警企联动示范点等6大类反诈主题“网红打卡点”,举办“敲门送平安”反诈主题直播,观看人数超12万人次,场景式、互动式、体验式反诈宣传取得显著实效。
在此基础上,市公安部门紧紧围绕“立足境内打境外”,不断扩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攻势,在开展反诈宣传行动、全力做好资金预警全量止付“减量控大”基础上,特别注重对境外涉诈回流人员的精准打击。针对曾在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后返回国内的“回流”人员,开展多批次集中收网行动,组织100余名警力分赴全国8省15市,成功抓获50名长期盘踞在国外涉诈窝点的回流人员,破获全国范围诈骗案件300余起,涉案金额累计6000余万元。
市公安部门还依托反诈联席会议机制,全面落实“打防管治建宣”各项措施,压紧压实金融、电信、互联网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体责任,进一步堵塞行业漏洞,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紧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难点痛点,严控问题“两卡”,突出综合会商、任务交办、督察通报职能,综合运用指挥中心、技侦、网安等警种专有手段,打破壁垒、协同作战。依托“五项制度”要求深入开展“两卡”治理工作,全面加强行业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去年以来,冻结个人账户1960个,对公账户212个,成功止损7000余万元。
会议表彰了2023年度优秀反诈抖音作品、最佳文案奖、最佳互动奖获得者,以及优秀组织奖获奖区镇。优秀作品获得者代表景燕子、优秀组织奖代表东海镇分别作交流发言。
(本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