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寒潮来袭,我市供水、供电、供气部门未雨绸缪做好防御应对工作——
迎寒而上保供保民生
本报记者 朱裕玲
据市气象台消息,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15日至17日,我市将有强寒潮和大风天气,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达12~14℃,17日早晨最低气温-6℃左右,有冰冻。面对寒潮,我市多部门紧急行动,切实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
供水设施穿“衣”保暖
12月12日,在幸福二村社区,市自来水厂工作人员正为地面水表箱添加衣物,做好保温措施,防止低温天气水表冻裂。
据悉,自2016年起,市自来水厂陆续为城区老旧小区水表“穿”保温套。今年新采购了1万只保温套,目前老旧小区水表保温套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还采购了3吨棉絮和旧衣物,对老旧小区地面水表和前期排查到的农村老弱病残户、无人户裸露水表和水管采取保暖措施。
为保障广大市民在极寒天气下用水无忧,市自来水厂有限公司制定防冻应急预案,加强巡查、摸排隐患,保证供水设备不出问题;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应急抢险队,24小时待命,全力备战应急抢险工作,备齐、备足应急物资,确保极端天气期间抢修物资充足;通过多个平台及时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多举措协同作战,积极应对。
电力设备全面“体检”
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市用电量快速攀升。截至12月14日,我市调度最高用电负荷已达76.88万千瓦,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
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在寒潮来临前抓紧时间做好线路巡查、测温工作,对沿江沿海66条线路开展特巡、测温,出动巡查人员120人次、车辆32台次,提前发现和修复线路上存在的问题。
此外,供电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负荷和新能源预测,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针对低温、降雪、大风可能引起的安全风险,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完善冰冻灾害、电网故障处置、应急抢修等应急预案,针对性开展演练,做好抢修队伍部署、抢修机具、备品备件、车辆设备等准备工作,全面实施安全生产24小时应急值守,严格应急信息报送,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理有力。
气源供应添足底“气”
为保障安全稳定供气,启东华润燃气公司加强与上游气源供应商沟通协调,争取管道天然气增量供应。同时,多方采购LNG存储于应急储配站作为应急气源,以便紧急情况下向城市管网补气。每个储配站设有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每小时巡检一次,对温度、压力、流量监控分析,对设备维护、检漏,确保所有储配站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为保障寒冷天然供气设施正常运行,启东华润燃气提前对场站、管网、调压器等燃气重要设施进行维护保养、防冻防寒工作,组织开展燃气管道、用户安全专项巡查,尤其针对燃气管网重要部位、用户端用气环境检查。一旦遇到突发问题,确保第一时间安排维修人员上门解决用户用气问题。
为应对突发情况,公司成立冬季保供应急工作组,制定冬季保供应急预案,从气源、物资、人员、服务等全方位保障保供期的平稳过渡。华润燃气现有100立方米储罐8台,储备量约48万立方左右,在应急情况下可供区域内居民用气5天左右,气源相对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