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彩诗会(第三季)成功举办,当代重量级诗人、乡村小学学生、诗歌爱好者相聚启东——
3800亩槭树林诗意正浓
本报记者 顾晓晓 沈凡杰 潘杨
12月10日,槭彩诗会(第三季)在启东奥林槭彩苑拉开帷幕,作为第三届中国槭彩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全国的当代重量级诗人王山、雁西、吴少东、陈群洲、杨阳等与本地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诗歌爱好者齐聚槭树林,一同感受诗歌和文学的无穷魅力。此次槭彩诗会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社、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江苏槭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诗会上,诗人与孩子们朗诵诗歌作品,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来自王鲍4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用不同乐器合奏《送别》,清澈的乐声在林间回响。为了让参加诗会的人们近距离感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启东奥林槭彩苑还邀请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他们带来了精彩的歌舞表演,民族文化的多元魅力在林间绽放。诗人还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手把手教孩子们吟诵诗词,在他们心里播下诗歌的种子。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参加槭彩诗会了,每一次来我都特别感动,我由衷地钦佩‘中国好人’郭中良先生,他的情怀、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王山将对郭老的敬佩之情、对乡村大地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的期待,用文字锁进一篇篇诗歌之中,“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我们精神世界的丰富离不开诗歌,这既是一种普及,也是提高。”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启东奥林槭彩苑通过“乡村林下文化”的尝试,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振兴乡村的“林间小路”。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长吴少东表示,诗歌必须要扎根于大地,乡村、学校都是诗人目光关注的地方。诗人一定要沉浸到生活中去,为乡村振兴摇旗呐喊,呈现乡村振兴中的种种变化,这样的诗才是好诗。
此次中国槭彩艺术节和槭彩诗会,为来自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修养身心和陶冶情操的不同选择。在这片槭树林间,人们可以吟诵诗歌,可以纵情歌舞,也可以望着这片红树林无限畅想。丰富的艺术表演在林间激情碰撞,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心与心间交融,本次诗会为启东这片乡村大地,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文化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