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33家长三角名医工作室接诊病患1.06万余人次,满足市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家门口看上海“专家号”
本报记者 龚圣云 姜雨蒙
近日,第三届长三角(基层)妇幼论坛在启召开,来自上海、南京、南通等各大医院的专家齐聚市妇幼保健院,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学术探讨。这样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在启东并不多见。
挂个上海专家号有多难?相信许多启东市民都能感同身受。近年来,我市部分病种的县域外转诊率相对较高,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市启动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33家长三角名医工作室、13家地市级名医工作室,引进北上广医疗团队7组,治疗病种涵盖内、外、妇、儿等诸多专科领域。今年以来,33家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共接诊病患1.06万余人次,借助名医力量,填补我市部分技术空白,切实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
“造福家乡人民,很有价值感”
早上8点半,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浩杰准时来到市人民医院门诊四楼坐诊,面对前来做胃镜的患者,他态度温和,操作专业细致。
黄浩杰是土生土长的启东人,在胆胰疾病内镜微创治疗以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内镜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经验。2022年8月,黄浩杰受邀成为市人民医院沪启名医工作室专家,从此开启沪启奔波之旅。“能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人民,造福启东患者,于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黄浩杰说。
让家乡人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是黄浩杰来启的初衷。2022年,78岁的陈老伯慕名预约了黄浩杰做胃镜检查,结果发现食管距门齿30cm后壁有一个大小约0.8cm扁平隆起病变,经综合考虑,判断为食管早癌。传统食管癌需要开胸手术,考虑到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黄浩杰建议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做“内镜下食管早癌剥离术”(ESD术)。“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这么好的治疗,太方便了!”如今陈老伯定期复诊,并未有任何不适,家属对此赞叹不已。
黄浩杰填补了启东地区内镜下食管癌黏膜剥离术的空白,补齐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ERCP技术的短板,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守护家乡的父老乡亲。今年以来,他已在市人民医院完成疑难胃肠镜235例,复杂解剖下胆胰疾病ERCP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粘膜下病变ESD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电凝电切术等共计42例。
“医界‘福尔摩斯’也来了”
一大早,在市中医院二楼肖湘生教授的专家门诊室前,50多名患者早已在此等候。肖湘生紧盯电脑屏幕查看患者的片子,给出诊疗意见:“你这个情况不是大问题,安心回家。”肖教授亲切地安慰患者,“定期复查即可。”
肖湘生是上海长征医院影像科、我国放射影像学界的第一位博士。他极其重视临床实践,将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从60%~70%提高到98.2%,被誉为“神眼”,专注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早期诊断。
每次来启坐诊,肖湘生的号早就预约满额,患者总是感叹于他对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之准确。“前几日,我查到肺部结节,有点不放心。”市民黄女士说,“听说上海专家肖湘生被誉为‘神眼’和医学影像学界的‘福尔摩斯’,去上海挂他的号,太难了!如今在启东就能看到这位名医,太好了!”
2022年,市中医院先后引入上海长征医院医学影像专家肖湘生教授团队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胸外科寿伟臻教授专家团队,成立了“肖湘生教授名医工作室”和“寿伟臻教授团队工作室”。一体化诊疗中心的建立,在提高肺癌、肺结节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名医“传帮带”作用,为启东患者带来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不用赶去上海复诊了”
上午8点,患者等候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三楼妇科门诊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黄妍正耐心询问患者病情,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法。
黄妍也是地地道道的启东人,今年4月受邀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她擅长开腹及腹腔镜治疗宫颈癌、宫体癌和初治卵巢癌肿瘤减灭术等,以及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在上海的时候,就遇到许多家乡的患者,他们为了看病来一次上海特别不容易。”黄妍告诉记者,“现在每周都能回启坐诊,许多家乡的病人都直呼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挤到上海医院了。”
前不久,得知黄妍教授来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市民张女士十分兴奋,她的姑妈此前在上海肿瘤医院找黄妍教授做过手术,术后恢复很好。“以后姑妈不用赶去上海复诊了,省去舟车劳顿的麻烦,真好!”张女士开心地说,“姑妈恢复得很好,黄教授的水平真是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