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 中暑频频
时间:2013-07-30 A+   A- 举报

医生给防暑治暑支招

本报讯   7月26日上午7时30分,王鲍镇新开村农妇宋某在自家花生地里劳作时,突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幸得路过此地的同村联防队员蔡新施救,宋某恢复了神志。

记者从市110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了解到,连日的高温天气,导致不少市民出现中暑症状。7月23日,北新镇一群众报警称,在北新镇民丰村8组陆某家羊棚里躺着一老人。民警赶往事发现场后发现,老人中暑,已经说不出话来。随即,民警将老人扶到警车里,给老人喝了两碗凉水,老人这才缓过神来。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高湿度并无风的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失去过多、散热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杨娟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中暑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杨娟说,如果在太阳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多汗、头晕、头痛、恶心、眼花、全身乏力、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可能是中暑先兆。如果还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跳动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那就应该是中暑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马上处理,将患者送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让患者喝点凉开水,用冷毛巾擦身,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都能缓解。” 但是,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很可能是重症中暑,千万不能喂水,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杨娟提醒广大市民,炎炎夏日,尽量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室外高温作业的体力劳动者,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要休息片刻。另外,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一旦走出空调间,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包铃铃  姜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