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安:没想到还能住上套间
时间:2018-11-20 A+   A- 举报

肖华 摄

顾德安躺在躺椅里,90岁的他患有多种慢性病。“腿脚不是很方便了,不能招呼你们了。”体老体弱的顾德安显得有些疲惫。

 

顾德安住在善成新村31号楼,这套70平方的套间,是在10多年前动迁分得的。虽然陈设简陋,但厨房间、卫生间一应俱全。“我原来住在启东经济开发区城西村28组。当年,园区搞开发,征用了我们的土地,我家两间七架头换了这个套间。”顾德安说,这辈子还能住上如此宽敞的套间,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顾德安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困,上了2年学就退学了,“住的是那种漏风漏雨的草屋,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上。”上世纪40年代,为了躲避抓壮丁,不到20岁的顾德安背井离乡,去了上海,“当年去上海,可不像现在,坐的是那种捉鱼船,在海里要漂七八个小时,老性命都没有保障的。”在上海,为了生活,顾德安帮资本家砌房子,受尽剥削,工钱很低,仅够糊一张嘴。

新中国成立后,顾德安回了启东。上世纪50年代,有一年碰上台风,刚结婚不久的顾德安家里的2间草屋被大风吹掉了。顾德安与妻子不得不与父母住在一间草屋里。“一间屋,做了两三个门,方便进出。”顾德安说。后来在互助组和自己的努力下,顾德安经过几年努力才盖起了自己的房子。

也就在那段时间,顾德安入了党,他还记得,当时他的入党介绍人是上面派来地方开展工作的人,入党宣誓是在原惠丰2大队大队部举行的,“那年与我一起入党的还有3个同志。”

顾德安育有3子2女,因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所以只能以种地为生,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儿子结婚,砌不起楼房,分的都是七架头平房。”顾德安说,“不过,比起我结婚时,已经好很多了,最起码能安居乐业。现在,孙辈们结婚,都住上了套间,用上了现代化电器。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如今,腿脚不便的顾德安连下楼都困难了,但社区里只要有党员活动,顾德安都要让儿子送去参加,“年纪大了,但党员身份我从未忘记。”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