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一名联络员,带好一幢居民楼,帮好一家困难户,办好一件社区事——
御河湾社区有个“和事佬”
72岁的沈秋明,家住景源华庭小区,是启东医药公司的退休职工。退休后的老沈闲不住,在社区里担任了不少“职务”,不仅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宣传员、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还是社区调解员。
在社区,经常可以看到老沈手上拎着一杯茶,在社区里东转转西转转,一天忙到晚,不是去探望空巢老人,就是去解决居民纠纷。“当好一名联络员,带好一幢居民楼,帮好一家困难户,办好一件社区事。”这是老沈对自己的要求。
御河湾社区包括御河湾小区、景源华庭小区和安东小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人地生疏相互不了解。为了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尽快适应新环境,老沈以楼道为单元,自发组织联谊会。他还与大家制订居民公约,并提出了“争创文明示范楼道,争当文明示范户”的点子。老沈带领志愿者们成立了“情暖御河服务队”,24小时值班,成为“党员志愿服务窗口”。
老沈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风吹雨淋,走遍辖区每个楼院角落,按照街道办布置的“十项督查”内容,认真检查,不留盲区死角。他常笑称:“遇到问题时学会换位思考,就会处理好身边发生的事。”节假日期间,老沈特别重视维稳工作,发动其他老同志成立“社区义务联防队”,并拟定了相关值班制度。
常在社区转悠的老沈,还有个有名的外号,叫“和事佬”。碰到居民有矛盾或纠纷,总是会心平气和地帮助调解,大家对他也非常信任,所以问题解决得也很快。
今年6月,安东小区某户将空调外机安装在公共车库内,产生噪音、热量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的休息和车辆的停放。老沈会同社区、物业上门做通了业主的思想工作,帮助业主将空调外机妥当移装,顺利地解决这一困扰居民的难题。“我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跟业主说以后还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凡事还是得商量着来。”老沈说。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老沈说,反正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也是好的。“再说了,我们自己的家是小家,而社区是一个大家。我们应当珍视这个大家,邻里之间有空帮个忙,干点好事,社区的氛围也会更好。”老沈说。
本报记者 刘嘉怡 通讯员 政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