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写“夕阳红”
时间:2016-11-16 A+   A- 举报

68岁的王善生老人除了用心服务社区,还用“写地书”的方式带动了一批退休老干部——

翰墨书写“夕阳红”

来尘世走一遭,对很多人来说,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已属不易。而有些人却在尽力伸展着自己的枝叶,为脚下的这片土地带来阴凉,遮蔽着身边的人甚至陌生的过客。紫薇二村社区的王善生老人,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人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社区居民,也给他贴上了一个充满敬意的标签——“有啥事,找老王”。

进入紫薇二村社区,水泥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物品归置得当。路边,几位居民坐在板凳上,正享受着午后的闲适时光。当被问及王善生老人,居民张先生打趣道,“你说要找老王,这社区居民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诺,在那儿呢。”张先生往西指了指,“扫地的那个就是,他就是闲不住。”

抬眼望去,王善生老人正右手持笤帚,左手拿撮箕,搜寻着墙根及树下的烟头、塑料袋,然后倒进垃圾箱中。“(社区里)有清洁工,但(打扫)可能会有遗漏,我再清清。”老人的笑声很爽朗,穿戴干净利落。

王善生老人今年68岁,当过民兵扛过枪,支援过煤矿建设负过伤,积极肯干入了党,劳资科长也曾当。别人退休后都是安享晚年,他却开始了自己的另类人生:社区里的事,大到矛盾纠纷调解,小到清洁卫生,他都管,而且一管到底。作为社区的民生事务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平安建设的组织员,王善生老人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巡查自己所负责的片区,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未登记的流动人员出入。随后,查看社区楼道环境卫生状况,地面是否干净、垃圾是否日产日清。通过巡查,每天都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王善生老人一直支持着社区工作,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书写小区黑板报、会标、通知等。并利用会磨刀的技能,经常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及邻里磨剪刀、菜刀,赢得了周边邻里的一致好评。

数年来,王善生老人坚持晨练,凌晨四点半进紫薇公园跑步十华里,接着进行压腿、拉韧带、扭腰等几项必修动作,虽已年近古稀,但还是那样生龙活虎,体态矫健。十多年来,王善生老人坚持风雨无阻习字,天晴时在公园场上写地书,雨天在家里写毛笔字。挥毫时,会有一大群居民聚集围观,有人说:“看了你笔端方正工整的正楷字,心里老适意”。在王善生老人的影响下,很多退休老干部也加入了“写地书”队伍。

虽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琐事都跟大伙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只要我身体吃得消,会一直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服务。”王善生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嘉怡 通讯员 陈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