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圣威中等身材,穿着简朴,鹤发童颜。他总是那样的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使人总感到他是一位可敬的长者。44年的小教生涯,21年的关工工作,他以满腔的热情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用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一腔热血,书写着人生价值的篇章。
在教育上,季圣威认为要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全方位、立体式、多功能的三位一体教育,这样才能更有益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从1998年至2008年,季圣威与刘振新、邢炳权等退休教师创办了广播家长学校。通过当时的有线广播,定期向家长们传授科学家教方法。根据广播家长学校的特点,十年中,他们累积教案120余套,计30余万字。广播家长学校的创办,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先后被《启东日报》、《南通日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华日报》、《中国老年报》等媒体报道。
21年的关工工作,前13年为原王鲍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8年为现王鲍镇关工委副主任。在他的领导和带领下,2007年,原王鲍镇14个村组建了校外辅导站。2008年,8个村被市评为关工工作先进村。三岔店村还被评为南通市先进示范村,黄英村结合本村红色村史等特色,邀请市关工委主要负责人前来指导。从而更加激发了各村关工委的工作热情,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6月3日,市文明办、关工委在王鲍小学、聚星村,召开学党史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学国史爱祖国立志成才效国家的“两史”主题教育现场推进会,此前,季圣威日夜操劳,全力筹办,推进会的成功举行受到了与会者的赞扬。
季圣威常说的一句话是:“关心下一代是我们长辈的职责。”学生王海南的父亲王彬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年医药费用上万元,母亲种田,打工,早市上摆摆地摊做些小生意,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季圣威知情后,组织“五老”持续6年给予救助近万元。王海南现在苏州有了份稳定的工作,每当想起“五老”的爱心义举,他总是感恩不尽。学生黄晓琴被南通师专录取,但贫困之家供不起学费。季圣威又和袁应山,张怀英等老干部、老教师慷慨解囊,凑了数千元,圆了她的上学梦。3年后毕业回王鲍中心小学任教。2000年至2012年,季圣威又与其他“五老”一起资助王鲍小学8名贫困生,共计资助近2万元。自2013年至今,原王鲍镇老干部支部发扬奉献精神,又资助了6个贫困生。
本报通讯员 梁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