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帮就多帮一点”
时间:2016-10-12 A+   A- 举报

从建小学到修水泥路,从翻新村卫生室到资助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合作镇蟠龙村11组的耄耋老人宋丕礼,先后出资数百万元助力村里各项民生事业建设——

“我能帮就多帮一点”

走进合作镇蟠龙村,随处可见有关“祖杰”字样的公共设施,“蟠龙村祖杰公共服务中心”、“祖杰小学”、“祖杰中心路”、“祖杰一路”。

谈及“祖杰”,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老人——宋丕礼,也是已故任祖杰先生的老伴。

宋丕礼老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家境贫寒,她不得不辍学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贴补家用。之后她与任祖杰先生结为连理,并生育了两儿一女。当时,宋丕礼老人白天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还要挑起养猪种地的重担,晚上等孩子们睡了,她又开始缝缝补补忙活起来。好在日子渐渐好转起来,孩子们也都事业有成。如今,子女们都在外发展,她一个人守着老家乐呵呵的忙里忙外……

2007年,听说村里打算新建公共服务中心,这是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地方,她获悉后立即打电话跟大儿子商量,二话没说就鼓励儿子拿出100万支持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这也是宋丕礼自老伴去世后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她知道老伴生前一直关心公益事业,肯定会支持她的举动,所以希望这个公共服务中心能加上老伴的名字“祖杰”。当“蟠龙村祖杰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后,一大批“祖杰”随之而来。

2008年,她得知村里想办一个小学,但经费上有缺口。宋丕礼老人又果断地让大儿子送去100万用来新建“祖杰小学”,随后,又出资8万元为学校添置课桌椅。2009年到2010年,她又主动让儿子送去10万元左右,为学校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宋丕礼老人也会经常去学校看看学生、看看教学条件。如今的祖杰小学有5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一听到丕礼奶奶要过来都会特别高兴。

2009年春节,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又都喜滋滋地领到了300元/人的“老年补贴”。这样的好事已经持续了三年。三年前,宋丕礼老人已年过古稀,她想到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但生活比别人好一些,那其他老人呢?她不免心生一个想法:“何不每年为7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一点心意呢?哪怕每年300元也好的。”她将这个想法跟大儿子说后也得到了支持,于是就有了每年蟠龙村老人过年的300元“老年补贴”。她差不多每年出资15万元为村里的老年人送去一份祝福。

两年前,宋丕礼老人又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万元翻建了村卫生室。“你们不知道啊,之前的卫生室特别简陋,而且村里人过去都不方便。现在好了,大家看病都方便了,而且那里面的设备也跟上来了。”她欣慰地告诉记者,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谈到宋丕礼老人,村里的老干部调解员郁兵更是赞不绝口:“我们村80%以上的水泥路都是她家出资修建的,总长有10多公里。她为我们村真的是办了数不清的实事好事。她自己生活朴素,心地善良,还隔三差五的给生活困难的邻居老人送吃的穿的,经常接济他们。”

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宋丕礼老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比别人好一点,能帮就多帮一点!”

本报记者 黄柳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