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修车摊 一摆就3年
时间:2016-08-23 A+   A- 举报

一盆水,一支打气筒,一个装着钳子和胶水的工具箱

爱心修车摊 一摆就3年

家住汇东新村的居民这几年有了一个习惯:自行车坏了,就到社区南大门找黄维德师傅修。一盆水、一支打气筒、一个装着钳子胶水的工具箱,黄师傅修车摊简单、好认。

8月19日上午,见到黄维德时,他正在给一辆自行车补胎。手上的纹路、指甲缝里都沾满了油污,“车刚送来,你看,脚蹬坏了,需要更换,我先看下车还有没有别的毛病,一并给修了。”黄维德一边蹲着检查自行车各个部位,一边给记者介绍起自己今天的工作。

退休以来的3年里,黄维德几乎每天带着这些“装备”来到社区南大门驻点。为什么会想到给居民摆个修车摊?黄维德说:“这几年提倡低碳环保,社区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经常会有居民车胎被扎或找不到打气的,我正好懂点修自行车技术,就摆了这个摊,方便大家。”说起与修自行车的渊源,那也有点年头了。在2007年退休前,黄维德就在自己的单位里做过维修工。“在单位从事后勤工作,有点基础。后来,通过买书自学和积累维修经验。”渐渐地,黄维德也练就了一副拿得出手的修车本领。

黄维德坚持爱心修车,对那些没带钱又需要修车的路人,义务提供帮助。小区居民给他总结了“两不收原则”:一是困难家庭、高龄老人来修车不收钱,二是附近学生来修车很少收钱。修车摊离南苑中学很近,因为黄维德人好且经常修车不收钱,南苑中学的许多学生都亲切地称这里为“爱心修车摊”。每当有学生来修车,黄维德都会仔仔细细地检查一番,发现有旧损的零件,他都会换上新的零件,却从来不收分文。

黄维德利用闲暇时间,经常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有一次,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小区一户居民的下水道管堵塞了,这可对整个楼道的住户生活带来影响。黄维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等不及雨停,就主动帮助堵塞的住户疏通了水管。“像我这样的退休人员社区里太多太多,如果像大多数人那样只是悠闲地过着退休生活,那我的人生就太没有意义了。我觉得应该为社区居民做点事情,继续发挥余热。”黄维德笑着说。

汇东新村有很多老年人,子女工作忙,不能时常陪伴。为了排遣老人们的孤独,丰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黄维德主动担当起小区门口一处因物业搬离空置下来的临时活动室的开关门工作。早上,把门打开,老人们可以三三两两聚在里面,下下棋,唠唠家常;晚上,把门关上,确保安全。

“帮助他人的同时,我更收获了快乐。”黄维德说,这几年下来,收获的快乐远比劳累要多得多,他会一直将志愿服务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刘嘉怡 通讯员 黄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