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朱海兵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他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十多年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参加工作以来,朱海兵对学习一直没有间断,从最初的初中文化一路提升到大学本科,很多个下了班的夜晚,他挑灯自学。作为一名党员,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但他并不是将领导的讲话背熟记透,而是从中明白党和国家的路线和大政方针,从而确定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
多年来,朱海兵在财会、结报、人事、劳资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总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把每件事做好、做实。2011年,他进入市超限检测站担任副主任一职,2012年整个南通市公路系统推行大路政管理,他又担任了北新路政中队指导员,承担起北新路政派驻中队200多公里的路政管理和养护监管任务。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朱海兵和大家每天巡查在管辖区内的公路上,带领大家一起做好路政工作。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他总是积极去面对,避免和化解矛盾,在执法过程中善于发挥执法的艺术效果,做到服务执法与动真碰硬以及沟通技巧相结合。几年来,他和中队长一起,带领大家奋发有为,整治了一个个违章建筑、道路非标以及路边堆积物等,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他先后被市交通局、市公路站评为优秀党员。
2004年,336省道启东收费站发起了“心系兰考、助学兴教”活动,朱海兵积极参与并资助了刘茜。13年来,尽管收费站撤并了,但爱心却一直延续着。有几年寒暑假,朱海兵将刘茜接到启东,给她心灵和生活上的关怀。刘茜被南昌大学录取的当年,朱海兵高兴地将她接到启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为她买了衣服、皮箱等物品。今年,刘茜面临毕业找工作,朱海兵又给了她很多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我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朱海兵说。
本报记者 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