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里的编外给养员
时间:2016-05-26 A+   A- 举报

5月23日上午,记者在东海镇新造农贸市场,见到了身穿深蓝色军装的黄鹤飞,他正在蔬菜摊位上忙碌着。“我年轻时当的是海军,对这身军装有着深厚的感情。”黄鹤飞说。

今年60岁的黄鹤飞与军营再续前缘起缘于1994年的一桩事情。那天,几个驻启某部战士到黄鹤飞的摊位购买蔬菜和鸡蛋,战士们将货物搬上自行车时,一不小心将一箱鸡蛋碰坏了。看着一脸无奈的小战士,黄鹤飞赶紧说:“我帮你们送货。”他踩着三轮车将货物运到了7公里外的营房,战士们要付运费,黄鹤飞连连摆手说:“如果你们信得过我这个老兵,今后需要什么就打个电话过来。如果我的摊位上没有的,我也给你们买好送来。”

一诺千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老黄的交通工具也由三轮车换为面包车,但始终未变的是那句承诺。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黄鹤飞会准时来到营房,先给部队送早饭,然后再将部队所需的蔬菜、鸡蛋、水果等从车上卸下,风雨无阻。刚开始时部队会开出清单,后来就让黄鹤飞配菜谱,他俨然成了部队的炊事员。“今天我三点半就起来了,把蔬菜分类装车,及时送达。”黄鹤飞说。

每次把菜送到部队,黄鹤飞总是见缝插针帮着做点什么。战士训练执勤忙,没时间洗衣服,黄鹤飞就将他们的脏衣服分袋装回家由妻子洗。战士生病,他半夜敲开药房的门买好药送到军营。“顺便”帮官兵取回包裹、寄出汇款、电话充值等,他总是乐此不疲。

2008年春节,黄鹤飞胃病复发,医生建议他动手术。想到部队节日执勤任务重,采购农副产品、接待家属事务多,他没有声张,在接受保守治疗的同时,信守承诺,将代购的菜准点送到营房,照旧帮着做这做那。同一年,距黄鹤飞50公里开外的父亲病危。面对部队“大家”和自己的“小家”,他以“当家”自居,夜里驱车赶到父亲身边尽孝,后半夜采购部队所需物品,天亮前回到自个摊位,上班时间再把军需物品送到营房。他“三点一线”来回奔波,直至父亲病故。2009年4月,黄鹤飞的妻子脑梗塞住院,儿女不在身边,十分需要他的陪伴。但妻子知道丈夫分身乏术,诚心说:“我能行,你干你的事,不要为我分心。”前后十多天,黄鹤飞只能忙里偷闲去医院看望一会儿。

有些人不理解黄鹤飞为什么这样卖命?图什么好处?“我自己以前当过兵,我丈人也当过兵,我热爱部队,只想为部队做点什么。”黄鹤飞如是说。

本报记者 李朱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