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农村孩子前行的路
时间:2016-05-04 A+   A- 举报

扎根基层30余年,王辉获奖无数却初心依旧——

点亮农村孩子前行的路

4月25日下午临近放学,记者在合作小学的一间办公室里见到了校长王辉,他正伏案整理校务日志:早晨7点30分巡视各班;上午语文期中考试巡视,考风良好;中午学生用餐,教师护送,秩序较好……“学生学习情况怎样,教师教学情况如何,我每天记录,随时翻阅,归纳总结。”王辉说。

今年53岁的王辉,是一位30余年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几十年来,他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感动南通教育人物(群体)”提名奖……获奖无数,却初心依旧。

王辉的“爱生如子”可是出了名的。平日,王辉省吃俭用,可哪个学生需要帮助,他总是慷慨解囊。自1984年任教至今,他先后向贫困、患病学生捐款1万多元。

对此,曾患病的沈可凡、陈裕军、朱佳乐等同学感受最深。得知学生患病的消息,王辉总是第一个捐款,并发动全校师生献爱心。节假日,王辉还带上慰问品,前往患病学生家中探望,勉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返校。

王辉不仅爱生如子,也爱他的学校,爱他的事业。在基层任教多年,他始终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即使担任合作小学校长后,他也没闲下来,每天清晨6点到校,下午6点下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巡视校园安全,研讨教育教学活动,关心师生校内外生活,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1995年,王辉积劳成疾,不得不暂时离开心爱的“三尺讲台”。“不能这么倒下,学生们都在等着我呢!”他很快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期间,每当有学校同事来看望他,他提及最多的还是他朝思暮想的学生。“一想到学生,我就有动力了,病也好得快多了。”王辉说。

王辉深知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他执教多年,均以过硬的教学质量带动学校整体质量的稳步提升。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潜心进行教学科研。他撰写的《为“创新学习”创新处理教材》等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农村孩子也可以和城里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要竭尽所能为他们点亮前行的路。”作为一名校长,他努力营造特色教学的办学氛围。学校利用下午第二节课退时间,让学生练习书画,由专职教师上课,让孩子们在书画艺术的海洋中畅游。合作小学也因此获得启东市农村小学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南通市首批特色学校、全国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龚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