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勇喜欢化学这门学科,更喜欢化学老师这份职业——
携一颗心教书育人
早上5点多起床,洗漱吃饭,6点半前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晚上9点半,学生晚自习结束后,还要进行备课。这是启东中学化学老师徐晓勇的生活常态。
1999年,徐晓勇从苏州大学化学教育专业毕业,在启东中学开始了他的化学教师生涯。17年来,从普通老师到化学学科主任,徐晓勇心中一直有个朴实的信念:“我喜欢化学这门学科,我更喜欢化学老师这份职业,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
二十出头,刚踏出校门,又走进校门,身份却已从学生变成老师。徐晓勇明白:自己的学识再渊博,不能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那也是白搭。为此,徐晓勇一有时间就去听老教师上课,并利用课后时间与同事探讨教学方法。时间长了,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徐晓勇适时渗透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化学素养。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徐晓勇在科研上也不遗余力。身为化学学科主任,他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学科内教研活动,在学校理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积极参与各项资料汇编、素材整理、好课评比等活动。作为江苏省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徐晓勇潜心钻研竞赛教程,精心上好每节课。从事竞赛培训9年间,他辅导的每届学生都有进入省代表队并在全国决赛中摘金夺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徐晓勇即使再忙碌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近年来,在省级刊物发表了《化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化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2014年,完成省级课题《SMART原则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2016年,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比较研究》也顺利开题。
本学期,徐晓勇主要负责三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还兼带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了更加贴近学生,他主动下移办公室,在教室里“搭”起简易办公地。“原来的办公室离我任教的班级较远,现在好了,有啥情况我可以随时掌握。”徐晓勇认真地说。
在工作与学习中,徐晓勇体验着教师这一职业的艰辛与甘甜,有工作的辛劳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有求索的痛苦,也有成长的快乐。但他始终“携一颗心,教书育人”,对待自己的事业,对待学生的未来。
本报记者 龚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