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蔡海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帮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是我热爱的大家庭”
化“被动”为“主动”
蔡海燕是汇龙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勤于思考,精于钻研,教学成绩尤为突出。“教育是点燃”是蔡海燕所推崇的教学态度。“学生需要被肯定、被鼓励、被唤醒,在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蔡海燕说,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虽然蔡老师平时要求很严格,但是我们能体会到她的关爱。”提及蔡海燕,她的学生字字句句都是褒扬。在不少学生的心中,蔡海燕是最特别的班主任。这是因为即便在高三冲刺阶段,蔡海燕也没有一味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而保证每周都能上一堂班会课,与学生敞开心扉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缓解他们的临考心理压力,让他们自己肯学、要学。
任教以来,蔡海燕坚持写《班级日志》,将每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好玩的、感动的、新鲜的。“《班级日志》是我的心灵栖息地,看着孩子们慢慢成长,回过头看看日志里写的,不失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蔡海燕说,班级是她的另一个“家”,她跟爱自己的小家一样,爱这个大家庭。
她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蔡海燕不仅传道授业,也为学生排解人生路上的困惑。在她的班级里,有5个学生是艺术生,由于他们未来所要走的道路与班里其他同学不一样,看着别人全神贯注迎接高考,心中开始感到彷徨和疑惑,“这样的选择到底正不正确?”蔡海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找他们谈心,“虽然高考十分重要,但人生漫漫,一次高考并非决定所有。”蔡海燕的循循善诱抹去了这些学生的不安,他们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努力。
作为教师,蔡海燕俨然有着另一个身份,学生们的知心朋友。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有什么想法,孩子们总乐于与她沟通。“我很高兴他们能把我当成朋友,选择相信我。”对于这样一个身份,在蔡海燕的言语间显得颇为自豪。
她全力资助贫困学生
在任教的这些年中,蔡海燕资助过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尽己所能帮助他们。
何海天是蔡海燕所教的2012届的学生。当年,他以410分的高分成为汇龙中学的“高考状元”,被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录取。毕业之后,蔡海燕仍一直与他保持联系,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何海天的母亲身患尿毒症,只能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生活捉襟见肘。蔡海燕得知后,主动给何海天送了个大红包。在她的带动下,不少事业有成的学长也纷纷慷慨解囊资助何海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小江也是蔡海燕的学生。一段时间,小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蔡海燕发现后,主动与她亲近。渐渐地,小江终于向她敞开了心扉。原来,不久前,小江得知自己是被领养的,深受打击,担心因此被人瞧不起。蔡海燕不仅宽慰小江,还常常鼓动她参加班级内外的各项活动,陪伴她走过了那段低潮期。此外,得知小江家境窘迫后,蔡海燕曾多次给予她资助,并帮忙申请助学金。
“作为一名教师,爱才、惜才是一种本能,我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蔡海燕说道。
本报记者 徐冰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