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理想前进
时间:2015-12-15 A+   A- 举报

“为了教育的明天,做最好的自己。”十多年来,樊裔华以此为训,身体力行,在教育之路上孜孜追求——

迎着理想前进

做老师是孩童时的梦想

父亲曾做过教师,受其影响,樊裔华从小就怀揣着一个教师梦。凭借着努力和对梦想的坚持,初中毕业后,樊裔华如愿考上了师范院校。1997年,樊裔华大专毕业,被分配至我市紫薇小学,成了一名语文老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心砰砰直跳。”樊裔华说,那时,她就知道,要做个好老师,路还很长。

樊裔华尽一切可能给自己充电,在她看来,只有自身先成长了,才能帮助学生成才。除了备课、上课,樊裔华利用所有空余时间阅读书籍、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忙得不可开交。付出总有回报,樊裔华在教学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因为优秀,她有了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如市青年教师优课评比,执教市级以上比赛课、公开课等。“每一次参与就是一次磨砺,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在教学中一步步寻觅到了更清晰的奋斗目标。”樊裔华说。

教学得要有自己的主张

“教学,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张。”10多年前,一位名师的点拨让樊裔华茅塞顿开,她也一直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2009年5月,樊裔华接到了代表南通参加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的通知。从首次备课到确定教案,樊裔华已经忘了到底作了多少次的修改和调整,但她清楚地记得,在正式比赛前的两个月,她走遍南通各县市区进行了29次试教。从那以后,樊裔华似乎开始摸索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2011年经过严格遴选,樊裔华加入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队伍,在与其他名师的切磋中,她结合自己的实践积累,提出了“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主张通过“依托文本,根植于学生生活,实现读写的融合,让学生生命在获得自由、尊重的前提下达成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一教学主张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樊裔华由此成为学科带头人。

带领团队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专业的成长路上,樊裔华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努力让自己集聚更多更强的能量。“但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团体的能量才会无穷。”樊裔华经常毫无保留地与同事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教师加快成长。

今年8月,我市成立首批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樊裔华被确定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之一。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樊裔华带领汇龙小学、紫薇小学、长江小学等学校的10多位小学语文教师,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教学沙龙、下乡送教等活动。

11月底,樊裔华的名师工作室成功申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高兴之余,她却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必须把压力变动力,带好整个团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本报记者  张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