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志冲:我是一名侦察兵
时间:2015-08-04 A+   A- 举报


老兵画像:费志冲,汇龙镇万英村人。1929年生,1945年参加公安局短枪队,1952年复员。期间参加过多次战斗,现为六级伤残军人。

7月28日,刚过中午,记者慕名来到汇龙镇万英村,见到了今年87岁的抗战老兵费志冲。老人饱经沧桑的脸庞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如一缕清风,在炎炎夏日给人以丝丝凉意。费志冲老夫妻俩刚和女儿女婿吃过午饭,在说明来意后,老人立即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衬衫,坐直了腰板,侃侃而谈中,为我们重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1945年,年仅16岁的费志冲凭着一腔热血,加入了公安局短枪队。在当时的公安局局长梁尚仁的带领下,成了一名短枪队队员。因为年纪小,他被安排在地方上负责侦察敌情的工作。同年6月的一个早晨,费志冲照例穿着便服挎着一个篮子蹲守在曹家镇某处。突然远处来了一大群扛着枪的日本鬼子,费志冲尽管心里一惊,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必须弄清楚敌方情况,这是他的任务。他正面迎着鬼子队伍走上前去,佯装不经意地走过,眼睛的余光却不离鬼子。数完了整个队伍,竟有一百多号人,而且每个人都配有一把“三八”步枪。“情况很不妙,得立即告诉组织。”费志冲心想着,一路小跑到驻守在南埭上的部队汇报情况。部队明白敌我双方力量悬殊,不能硬碰硬,于是迅速整队一路向南阳村撤退。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奋勇抗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然而,却也有少数叛国贼阿谀奉承,为了享受“待遇”脱离群众,成了“伪军”。逮住这些“伪军”,从他们口中套出敌情也是费志冲的任务之一。费志冲说,执行这项任务,一定要是共产党员,政治上必须可靠。这期间,费志冲和同是短枪队员的崇明人丁文雄互相配合,逮住了几个“伪军”,从他们口中刺探敌情。“我们大清早去菜场摆摊,卖蔬菜瓜果,看到一些买‘玉米’吃的‘干部’,我们就抓;还有一些买西瓜的,我们趁着他低下头去挑的时候,用盒子枪抵住他的脑袋,带回去审问。”

抗战胜利后,费志冲还参加了解放战争。他清楚地记得,1949年农历大年初二那一仗,是最惨烈的一仗,也是他经历的最后一仗。当时汇龙镇已经解放,身为一连一排长的费志冲奉命追歼三厂据点的敌军。敌人一发发迫击炮弹在身边炸响,一个个战友倒在血泊中。子弹从他脸上穿进去,打掉了他下面的整排牙,再从另一侧穿出,几块弹片钻进他的腿部,他倒在了战友中间。战斗间隙,敌人走出据点在尸体中寻找伤员,再残忍地挨个补刺刀。就在敌人走近他的那一刻,他拉过身边的汤姆机枪扣动了扳机,扫倒了10多个敌人……

之后,费志冲辗转在华东空军四部一零二师、华东三十八团四营十连学习、培训,1952年转业。费志冲的卧室门上方悬挂着一张当年参加高竹园战斗的战友合影,共有27位英勇战士。这张珍贵的照片中,费志冲由于年龄较小,站在正中间一眼就能认出来,稚嫩的脸庞透着果敢和坚毅。

本报记者   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