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包仲贤放弃有偿办学,甘做一名校外义务辅导员——
“教育事业,不求回报”
本报记者 徐冰沁
南阳镇佐鹤村三组的包仲贤今年67岁,是一位退休教师。由于他是我市少数拥有办学许可证的教师之一,退休后包仲贤开办了一个培训班,为村里需要辅导的学生提供服务。
2011年的一天,佐鹤村的村干部找到包仲贤,称村里的校外中心辅导站成立了,邀请他前来当校外辅导员。要知道,校外辅导员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包仲贤没有半点犹豫,一口应允。
于是,包仲贤关了自己开办的培训班,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外辅导员的工作中去。教学设备简陋,包仲贤自掏腰包购买粉笔、直尺、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和其他6名辅导员一起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忙得不亦乐乎。
一开始,村民们对校外辅导站不了解,前来报名的孩子并不多。包仲贤便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因为包仲贤在佐鹤村是有口皆碑的资深教师,许多学生的家长都曾是他的学生,深得大家的信任。在包仲贤的宣传下,很多家长都将孩子送到了校外辅导站,从一开始的10多名学生,如今已发展至45名学生。
教学放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虽然工作量不大,但包仲贤却并不放松。除了基本的课外辅导外,包仲贤还绞尽脑汁策划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和趣味活动。截至目前,他已经组织校外辅导站的孩子们进行了233次主题活动。
“只是一味地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孩子们会感到枯燥。每逢建党日、国庆等节日,我都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包仲贤认为,德育比什么都重要。有了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初二年级的倪端蔚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一直跟随外婆生活。平日里,倪端蔚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没人帮助辅导,成绩一般。村里成立校外辅导站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包仲贤对这个孩子特别关注,自掏腰包买了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帮助倪端蔚解决学习上的难题,现在倪端蔚的成绩在班级里已是中等偏上。除了辅导学习,包仲贤还在各方面关心教育她,引导她要做一个好少年。2013年,倪端蔚被评为“南通市优秀留守儿童”。
今年15岁的龚殊锦情况也比较特殊,上小学时曾患过一场病,在家休学了两年。之后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跟不上同班同学。经包仲贤的辅导,现在龚殊锦不仅身体恢复了健康,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
关闭了培训班后,包仲贤每年要减少2万元钱的收入,不少人为他感到不值。对此,包仲贤有着自己的理解。“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快乐的事业,不求回报。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谁能说这样的付出没有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