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周协东
人物简介
周协东,男,1949年7月生,汉族,江苏启东吕复人。江苏省启东中学67届高中毕业,1969年10月参加工作,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高级政工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某部文书、机电长,广州远洋运输公司船舶大管轮、轮机长,中远南通船厂生产部经理、总经理助理,中远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党委书记,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合资项目工作小组组长。2004年起,任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大连市企业联合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
本报通讯员 李树维 一凡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中远(集团)总公司旗下,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改装及修理为主业,集船舶配套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近两年,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始终保持中国修船界领军者地位同时,成功进军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建造领域,并初显实力,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其中,周协东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驰骋远洋十五年
周协东与“船”结缘于1970年。这年10月,他入伍到北海舰队服役,自此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服役期间,由于勤奋好学,周协东很快掌握舰艇机电技术,并成为机电长。在训练中,他以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多次化解险情,有效保障了舰艇出航率,多次受到北海舰队37203部队嘉奖。
1975年,周协东转业,被安排到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工作。虽然工作岗位没有离开船,但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如何从一名军人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海员,对他来说是一次新的考验。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技能,周协东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细心向专家请教。仅仅几年时间,他就从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直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轮机长。
轮机长是船长的左膀右臂,做到“机驾合一”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严格有效的管理与配合。十几年间,周协东先后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众多港口执行航运任务。每每担负一次航运任务,他都要制订严格的轮机管理规章制度,关心船员生活,解决船员思想矛盾,详细检查轮机工作情况,及时消除船舶疑难杂症。15年里,周协东团结带领轮机部有效排除了12艘远洋船的机械故障,顺利完成了所有航运任务,多次被评为“船舶先进生产者”。
在远洋船舶上工作,不仅要远离大陆,也要远离亲人,周协东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十多年的海上工作,令他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病。1989年12月30日,周协东胃病发作。当时,轮船正在锚地,远离港口,他强忍胃疼写完日志后就倒在了办公室。生命危在旦夕,乘船去抢救肯定是来不及了,所幸广州远洋公司领导想办法与部队取得了联系,派直升机把周协东送到医院抢救。当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远在南通的妻子已经来到身边。看着病中的丈夫,妻子轻声劝慰:“老周啊,这次算是幸运,如果处在航行中,你就没命了,以后再不能这么拼命工作了。”周协东知道,妻子虽然貌似埋怨,但那只是出于对他的心疼,因为她深深理解他对航运工作的挚爱。
转战陆产打基础
尽管周协东有很多不舍,但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中远(集团)总公司领导还是将他调离广州航运公司,安排到中远南通船厂任生产车间主任。离开了挚爱的航运,好在还没有离开“船”,这是让周协东最欣慰的。
从海洋到陆地,从船员到船舶建造者,周协东迎来了生命里又一次重大转折和考验。当时,南通船厂正处于改革初期,人心浮动,生产管理难度很大。作为生产车间主任,顺利组织生产,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是最大的责任。为了完成任务,周协东“三管齐下”:抓紧用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发挥车间党支部的作用,努力提高生产能力。
1992年,周协东自学考取了中央党校党政管理大专班,之后又选修了经济管理专业,获得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凭。在学习过程中,他不仅具备了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了行政管理能力,又熟悉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刻领会和把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参与市场竞争、驾驭市场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为周协东更好地参与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成为一名党性强、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干部创造了条件。
当时,周协东的职务是车间主任,同时又兼任车间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结合”,即抓党支部建设与抓车间班组建设相结合,力争每个班组都有党员;抓落实生产任务与抓党员作用相结合,以党员带动群众;抓安全管理与抓党员管理相结合,发挥自主管理作用。此举不仅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与战斗力,保持了车间人员思想稳定,更有效地促进了生产任务的落实。
1990年之前,南通船厂生产能力较弱。为改变这一现状,公司决定造浮船坞、建修船码头,提高生产能力。周协东上任伊始,就承担了“南通号”浮船坞定位方案设计与实施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他创造性地提出采取在深潭区抛石护坡的方法,使浮船坞一次正确就位。同时,他组织并参与3600马力全回转拖船设计、建造、验收工作,对设计建造方案提出了重大修改意见并得到了采纳。1993年,15万吨级修船码头竣工;1995年,南通船厂自行设计建造的“远通”号浮船坞投入使用,“二坞二泊位”的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勇于改革开天地
1997年,周协东被中远(集团)总公司党组任命为中远工业公司党委书记,从此走上企业高层领导岗位。这一时期也是中远工业企业调整改革的重要时期。为了让企业的的调整改革顺利进行,周协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抓稳定,保大局;抓改革,促发展。
1998年,中远工业公司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营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难度较大,加之实施下岗分流、推进主辅分离,员工队伍非常不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作为党委书记,周协东果断提出“以效益为中心,以稳定为大局”的工作思路,并将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针对南京中远航修配件厂内部改革问题,周协东带领整顿工作组亲赴现场开展工作,一方面与员工促膝谈心,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化解思想矛盾,另一方面结合生产经营难点和薄弱环节开展调研,提出了科学的改革方案,妥善解决了职工工资和安置问题,从而稳定了队伍,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涂料业务重组划转工作中,周协东做到了各项工作不断、人心不散、队伍不乱,保证了资产划转的顺利进行,工业效益大幅提高,年度创利润一举突破亿元。
2001年,是中远工业公司的调整之年,内部体制和隶属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按中远(集团)总公司统一筹划,拆分工业公司,组建修船集团。这使工业公司的资产规模及产量、盈利能力都受到很大影响,员工对公司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担心。面对“二次创业”,周协东以调整并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侧重解决好初期经营运作中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投入“二次创业”的前期准备。经过系统论证,周协东和很快确定了“做强造船、盘活钢结构、发展涂料”的创业思路,并同步实施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有效缓解了分拆初期员工中一度存在的对公司前景感到困惑和悲观的情绪,增强了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局面。
科学决策建功业
2004年1月,周协东调入中远船务集团任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刚到新岗位,他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构建一个好机制,完善一套好制度为己任,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中。
当年是中远修船产业整合的第四年,经济效益大幅攀升,中远船务已成为国内修船行业的知名品牌。周协东深知,一个企业发展到较高水平时,更需要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作依托。经过充分调研,中远船务领导班子慎重提出了“做优产品、做大市场、做强品牌”的发展思路和“用三年时间使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在2004年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方向。下属各企业在倍感压力的同时,精益管理,自我加压,科学发展,到2006年底,中远船务销售收入和利润就实现了第一个翻番。经过近4年的发展,中远船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舟山船务、连云港船务等一批新企业迅速成立,南通船务、大连船务、广东船务等企业生产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几乎扩大了一倍。
目前,中远船务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拥有大批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公司党委书记和主管人力资源工作的领导,周协东深知肩负的重任。一方面,他重点提出“高薪引智、补充外脑”的战略思路与举措,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人才。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中远船务引进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外籍专家和国内船舶行业顶尖人才在内的技术人员就达600余人,有力支撑了企业产品战略转型。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公开选用人才,并加大对员工的培养教育力度。在他的指导下,中远船务进一步推进了内训基地建设、农民工培训、大学生入司培训、干部MBA培训和校企联合办学等工作,营造了很好的事业留人、环境留人、薪酬留人氛围。
与此同时,周协东还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努力凝聚人心,引领企业健康发展。他一边加大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建立,每年通过宣传工作会、企业文化研讨会等形式,集思广益。另一边,他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贯,建立了“四报五刊一网站”的宣传格局,广泛开展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主题宣传活动,使中远船务企业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化为员工努力拼搏的精神动力。
2007年,中远船务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中央电视台2006年度雇主调查唯一的“农民工员工满意雇主”单位,进一步彰显了中远船务企业文化魅力和核心竞争力。
抓好党建促发展
为摸索出一条合资企业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周协东挤出时间到基层调研,先后撰写并发表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全局,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再上新台阶》、《深入搞好“荣辱观”教育应注意做到“三个统一”》等一系列文章,特别是他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撰写的《企业快速发展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聚集点、创新力》一文,深入阐述了企业快速发展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机遇,以及创新方法和手段,在中远(集团)总公司2006年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年会上,获得唯一的一等奖。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委书记的重要任务,有着35年党龄的周协东,无时不把这一重要职责挂在心坎上。为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领导和监督保障作用,在他的指导下,中远船务逐步修订完善了企业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制度,使企业领导成员更多地担负起党建工作责任,实现了党的建设同企业发展同步走、互促进、共提高的目的。
扩大党员数量,发挥党员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方法。在中远船务,农民工达5万余人。除较好地落实农民工工资发放、健康安全、生活娱乐等保障外,在周协东的指导下,中远船务还形成了《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成立了农民工党支部,对工作满1年以上的相对稳定的农民工进行培养考察,符合条件的就发展入党。近几年,中远船务党员已经从最初的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400多人。
中远船务所属舟山中远船务地处海岛,条件非常艰苦,公司党委领导班子同广大党员一起,勇于拼搏,艰苦创业,以大无畏的精神带领广大员工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赢利,“三年三大步”的企业发展奇迹,形成了具有中远船务特点的“舟山精神”。中远船务股东、新加坡胜科海事总裁K·K·T先生考察舟山船务时动容地对周协东说:“我们企业也有像你们这样一批党务干部就好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中远船务广大党员仅用3天时间就向灾区捐献“特殊党费”180多万元,凸显了中远船务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近40年的创业征途中,我唯一愧对的就是自己的双亲和妻儿,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我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当看到企业一天天壮大、一天天强盛,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生活幸福时,我知道自己的选择和奉献都是值得的。”采访最后,周协东如此向笔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