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来,妻子沈琴无微不至地照顾植物人丈夫——
“我会等到奇迹出现”
本报记者 张春柳
10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惠萍镇庙港村20组沈建波家,妻子沈琴和婆婆一起,忙着为瘫痪在床的丈夫换洗、按摩(如图)。4年半以来,沈琴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从没打过半点马虎眼,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信念:丈夫有一天能醒过来。
沈建波今年52岁,沈琴53岁,两人在1985年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当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生活虽不太富裕,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平时,沈建波在外打工挣钱,沈琴在一家羊毛衫厂上班,两人齐心协力经营着小家庭。
2010年6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温馨和宁静。当天下午,在上海打工的沈建波在人行道上,被一辆逆向行驶的电动车撞上,头部受到重创。在上海长征医院ICU病房,沈建波整整被抢救了63天。沈建波的头上满是伤疤,光开颅手术就做了5次。为了抢救丈夫的生命,沈家先后花费了70多万元,不仅花光了肇事方赔付的医药费,也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终,沈建波的性命保住了,却再也没了意识。
医生告诉沈琴,能否苏醒,只有寄希望于奇迹发生。面对这一噩耗,沈琴一开始无法接受:“我怎么也没想到,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变成这样。”但擦干眼泪,沈琴把丈夫接回了家,开始了漫长的照料。
刚出院时,沈建波骨瘦如柴、面色难看。沈琴暗下决心:“要好好照顾他,他才会快点好起来。”从此,沈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6点起床,帮丈夫翻身、喂水、洗脸,两天剃一次胡须;7点半,沈琴喂丈夫吃早饭,抱上轮椅出门走走。对沈琴来说,丈夫的一日三餐是最重要的,尽管家里生活困难,但她还是想着法子给丈夫的食谱变花样。丈夫的嘴不能动,她将食物嚼烂了再喂。除了饮食,沈琴每天帮丈夫擦身、洗脚,给丈夫按摩。这些年,沈建波身上从未长过褥疮,身上没有一丝异味。
为了方便照顾,沈琴把卧室安排在底楼,并和沈建波同睡一张大床。“这样心里踏实,而且也方便我晚上起来照顾他。”每天晚上,沈琴至少要起来3次,帮助沈建波翻身,检查沈建波是否大小便。4年多来,沈琴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在沈琴的精心照料下,沈建波面色越来越好,人也胖了。
沈建波出事那年的春节,他们的儿子结了婚。丈夫出事后,家里借了不少外债。这几年,孝顺的儿子、儿媳在外地努力挣钱,还清了欠债,还每月给家里寄钱,但沈琴心里的负担并未减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经济上、人手上都是个问题。”沈琴道出了内心的担忧。
4年多来,面对难以看到的希望,沈琴也有崩溃的时候。很多次,当她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只能偷偷地哭泣。“有时真想买点安眠药,两个人一起去了算了。”但哭过后,这个看上去柔弱的女人依旧执着。“我相信坚持下去,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我会等待奇迹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