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亮剑 贤才丹心
时间:2014-10-17 A+   A- 举报

——记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龚亮贤

龚亮贤夫妇

龚亮贤和家人

人物简介

龚亮贤,男,1938年6月出生,启东汇龙乡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53年9月至1955年8月,启东中学初中部读书;1955年9月至1958年8月,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读书;1958年9月至1964年9月,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读书;1964年9月至1998年5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电子学研究室工作,曾任电子学研究室主任秘书、主任、所技术委员会委员。期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科技经济委员会委员。

 

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读书期间,他就参加了我国第一座电视台的建设;1982年,我国首次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成功,他参与研制的激光电视电影经纬仪为目标定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超大功率激光器的研制和产品开发上,他成就卓著;他还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批“星期日工程师”,引领时代潮流。他就是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学家龚亮贤。

 

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他,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就到上海参与组建中科院唯一的专业激光研究所;他,曾任光机所电子学研究室主任、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科技经济委员会委员。围绕激光应用,他先后从事激光测速、激光测距、测量仪器、温度自动控制设备、高功率激光电源等方面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在军用和民用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龚亮贤。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无疑布满荆棘和坎坷,没有呕心沥血,没有废寝忘食,没有流汗流泪,就不可能有人生的辉煌。

 

在清华的6年间,家境贫寒的龚亮贤靠着国家发放的每月15.5元的助学金生活

1938年5月的一天,启东汇龙镇环城路一所破旧的老屋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龚亮贤来到了这个世界。

龚亮贤从汇龙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启东中学。1955年初中毕业时,启东中学还没有高中部。老师带着龚亮贤等初中毕业生来到南京赶考,龚亮贤被南京九中录取。

在外求学的日子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1958年,龚亮贤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6年制的无线电电子学系。

龚亮贤如饥似渴地扎进科学的海洋遨游。在班上30多个同学中,他成绩优异,担任班长。1958年9月2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正式播出。在校期间,龚亮贤作为选读电视专门化方向的骨干,参加了电视台的建设工作。为庆祝清华100周年校庆,清华大学网站还专门刊发了一张龚亮贤在电视台调试摄像机的照片。

在清华的6年间,家境贫寒的龚亮贤靠着国家发放的每月15.5元的助学金生活,其中,12.5元是饭菜费用,3元钱是日常零用——当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都没钱添置时,老家的亲戚会有零星的资助,母亲则先后把嫁妆——衣橱、桌子、箱子等一一卖光,支持儿子读书。

龚亮贤回忆说:“我上大学的前几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猪草馅的馒头、杨树叶……我都吃过。”

他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助学金,他根本无法读完大学。所以,当出国的机会、跳槽挣大钱的机会来临时,龚亮贤都毅然拒绝。“总觉得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该报效祖国。”他说。

 

龚亮贤看着女儿苍白的小脸,微微起伏的胸脯,紧闭的眼睛,忍不住泪如雨下

1964年,龚亮贤毕业。他是班上唯一分配到中科院系统的。

这一年,中国科学院为了在激光发射领域方面迅速赶上国际水平,决定将长春光机所和北京电子所从事激光及微波发射研究的有关力量集中,在上海成立一个专业的激光研究所。1964年5月7日,国务院第五次院务常务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亲自拍板,在上海嘉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1970年改为现名)。

龚亮贤成了在嘉定科学城中艰难创业的一员。他才走上工作岗位,就担任电子学研究室主任助理,投身于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应用。

这一年,龚亮贤和相恋多年的王世兰结婚。王世兰是他启东老家的邻居,1963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是大丰人民医院的药剂师。

1965年夏天,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怀胎十月,即将诞生。这时,龚亮贤接到命令,前往北京从事新型炸药试验——用激光来测量炸药爆炸后碎片的飞行速度。

一天都没停止工作的王世兰只身回启东老家待产。她的身子已经不能承受长途汽车的颠簸了。从大丰乘船到南通时,开往启东的客船刚刚起航。王世兰大喊:“等等我……”旁边三四人也帮着高喊,并搀扶着王世兰步履蹒跚地追赶。

几天后,在汇龙镇老家,王世兰生下了一个女儿。远在北京的龚亮贤获悉后,欣喜万分,然而,10多天后,一个电报让他的心冷到了冰点:女儿病危,速回。

原来,女儿突然发高烧,家人就请来附近团结街上的郎中医治。正在坐月子的王世兰还没留神,郎中已经开了安乃近注射。等到她反应过来,整整一支安乃近打入了婴儿的身体!成人的用药量,婴儿如何能承受?随即,孩子的体温迅速下降到35摄氏度。立即送到医院抢救,但婴儿的体温再也无法上升。

龚亮贤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医院,看着女儿苍白的小脸、微微起伏的胸脯、紧闭的眼睛,忍不住泪如雨下。

40多年过去了,提起那段伤心往事,龚亮贤和王世兰的语调还忍不住颤抖起来。龚亮贤说:“回到家,看了女儿最后一眼……”

 

龚亮贤紧张地测试着一系列数据,直到导弹在预定区域精准爆炸,才和同事们欢呼雀跃

1982年10月12日15时,我国在渤海海域首次用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导弹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潜地导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能自己研制潜地导弹并掌握水下发射技术的国家。

当时,龚亮贤就在现场使用研制的激光电视电影经纬仪对导弹的飞行轨迹进行跟踪测量,提供了火箭一级关机点至二级关机点的准确、完整的距离信息。

龚亮贤从1969年就开始研究这一课题,负责激光测距分系统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整整13年,“文革”的动荡虽然有影响,但龚亮贤和一批科研工作者没有停止脚步。在7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了靠单台经纬仪定位的目标。1979年8月成功进行了陆上飞行试验。考虑到在海边使用的特点,龚亮贤对仪器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腐蚀、高可靠性、高精度、误差控制在一米。经过多次模拟导弹发射测试,激光电视电影经纬仪完全符合要求。

1982年8月,龚亮贤和团队人员来到大连海军试验基地潜地导弹试验区,参加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的准备工作,进行全武器系统发射飞行试验。10月12日15时,当潜地导弹在海面绽放出漂亮的水花,扶摇直上,飞向靶区时,龚亮贤紧张地测试着一系列数据,直到导弹在预定区域精准爆炸,才和同事们欢呼雀跃!

激光电视电影经纬仪获得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龚亮贤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把膜的反射率提高到99.7%,为研制激光器中的关键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龚亮贤用通俗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神光装置——超大功率激光装置”项目。他说,我们研制的激光装置,由数百台套激光单元和组件集成。就瞬时功率而言,比全国发电量的总和还要大许多倍。该装置是我国探索利用可控核聚变技术,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科学实验装置,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龚亮贤负责高功率激光薄膜的研究。为减少能量转化成功率时的损失,要求在玻璃上镀高强度、高反射率的膜,他的任务是控制好镀膜的精度,研制出镀膜的控制系统。

要求是到达99%的反射率,而龚亮贤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把膜的反射率提高到99.7%,为研制激光器中的关键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神光装置”1987年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国际高功率激光领域中具有综合研制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该项目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龚亮贤负责的“高功率激光薄膜”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高反射膜膜厚控制仪”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控制仪很快就推广到全国许多生产企业使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龚亮贤还参与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原子法分离铀同位素激光系统及光谱测量”(1991年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负责“八五”攻关项目“铜泵染料激光器稳频实用化”电子学部分(1992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3年,龚亮贤获得国务院为表彰在我国科技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人员颁发的特殊津贴和证书。

 

精通电子学的龚亮贤经常应邀为乡镇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成为“星期日工程师”中的活跃分子

1976年,上海的户口政策略有松动,曾经动过夫妇两人都调到南通工作念头的龚亮贤与妻子王世兰及一儿一女团聚了。王世兰从大丰调入上海市嘉定区药监局从事药品检验工作。家庭团圆、安居乐业的龚亮贤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

他一贯重视科研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上世纪80年代初,嘉定玻璃厂生产的灯泡质量问题迟迟不能解决,龚亮贤在朋友的要求下,就动手给他们研制了一个加料时液面误差不超过0.5毫米的控制器,一举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当时,嘉定地区有许多乡镇企业正从起步走向蓬勃发展阶段,但大多数企业缺少懂技术会使用生产设备的技术人员。于是,精通电子学的龚亮贤经常应邀为他们解决使用机器、开发产品、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技术难题,成为“星期日工程师”中的活跃分子。

《解放日报》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龚亮贤,还刊登了他的大幅照片。报道一出来,龚亮贤成了上海滩的新闻人物,把他也吓了一跳:为企业做事,都是偷偷利用业余时间,光机所不知道的。

光机所领导的话让龚亮贤放了心:“我们就是要重视产学研的一体化,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此后,龚亮贤成功开展了从500W到5KW多项大功率横流CO2激光器产品开发中激光电源的配套开发,这些产品在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卧式一体化1.5KW横流CO2激光器”获得首届上海科技博览会金奖,“玻璃池炉激光液面控制自动加料系统”获上海市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8年,龚亮贤从光机所退休。但直到2011年,还依然从事激光器的产品研发,甚至还亲自动手组装机器,快乐地发挥着余热。

今年4月26日,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作为从清华大学毕业已五十周年的校友,龚亮贤接到邀请函,赴京参加校庆活动。回校和同学聚会,交流回忆五十年来为祖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及国家发展的历史,龚亮贤感慨万千。他说,他已实现了毕业时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要求。

目前,龚亮贤已离开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时,龚亮贤一直比较忙,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现在利用晚年多陪伴家人出去走走,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体会周边风土人情。近来,他还去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地,收获也不小。回首往事,龚亮贤说,“成功必定要付出,付出才会有回报。”

(朱一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