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镇戴祥村的马冲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小舅子不离不弃——
37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本报记者 刘吟菊
62岁的马冲是村里的一名保洁员。9月16日下午,清扫完责任区内的最后一条埭路,马冲推着垃圾清运车,急匆匆地往家赶。5分钟前,妻子周惠英给他打来电话,小舅子周见又不见了。37年来,马冲已记不清这是周见第几次走失。
走进家门,马冲竟一眼看见堂屋里端坐着的周见。“我在屋后的茅草堆里找到了他。”周惠英赶忙对马冲解释。马冲叹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总算松了下来。
1978年,从部队退伍后,马冲与同村大他一岁的周惠英结了婚。“当年,我是带着一对弟妹出嫁的。”周惠英告诉记者,母亲早逝,父亲再婚,小妹周英和弟弟周见一直跟随她生活。周见年幼时就患上精神疾病,一发病就往外跑。善良的马冲从未亏待过周惠英的一双弟妹。婚后第三年,周英出嫁,马冲省吃俭用,替她置办了体面的嫁妆。
对于与自己同龄的小舅子周见,马冲更是耗尽了心力。“每回他一跑,马冲比我还急,立马出门去寻。”周惠英说,周见的小名叫小兔,数不清有多少回,马冲在睡梦里还在喊:“小兔,别跑,回来!”
最长的一次,马冲找了周见20多个小时。马冲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桌旁吃饭。周见起身去茅房,便再没回来。半小时后,马冲意识到不对劲,到茅房一看,果然,周见又跑了。马冲赶忙跨上摩托车出门寻找。夜色里,他找遍了村里每一条埭路,都没发现周见的身影。天蒙蒙亮,马冲到镇派出所,查看安装在村桥头的监控。视频里,周见似乎往南走了。马冲顺着方向,一路兜兜转转,一直跑到寅阳镇,却依然没找到周见。第二天傍晚,心灰意冷的马冲折回村里,竟在村中心路上看到了蹒跚着步子的周见。一下没忍住,马冲哭了出来。
“找得太苦了!”采访中,马冲并未多言。然而,记者了解到,当时,马冲刚刚因胃癌动完手术不久。为了寻找周见,他整整一天一夜不眠不休、滴水未进。
常有人对马冲说,周见跑了就由他去,何苦费劲去找,找回来也是给自己添麻烦。但马冲不这么想。10多年前,马冲新盖楼房,特意在夫妻俩的卧房里,隔出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让周见睡。“这样,他有什么动静我都知道。”马冲说。周惠英告诉记者,每晚,马冲总要醒来三四次,看看周见有没有发病。“37年了,他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周见每年需要花费五六千元的医药费。马冲一个人揽下了两位保洁员的活儿,天天凌晨3点出门,晚上5点多才回家。“我能干就多干些,多挣些钱,好给他买营养品。”马冲说道。
前几年,儿子在上海稳定下来后,想让马冲夫妇到身边团聚。马冲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放不下周见。
37年过去了,镇上和周见差不多年纪的精神病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周见还好好地活着。这其中,包含着马冲太多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