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瘫妻去打工
时间:2014-08-14 A+   A- 举报

一年前,妻子罹患重病,他不惜背上巨额债务,将其从死亡线上拉回。今年5月,他为偿还欠债——

带着瘫妻去打工

本报记者 刘吟菊 通讯员 翟东卫

上周五,在北新镇政府大院内,光卫村15组的“爱妻标兵”徐新获2014年“北新好人”表彰。

徐新今年45岁,是一个泥水匠。比他小1岁的妻子张英去年9月3日突发脑室出血,生命垂危。“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把你的病看好!”对着病床上的妻子,徐新承诺。如今,近一年时间过去了,张英偏瘫的右半边身体已基本恢复知觉。而徐新不仅瘦了20多斤,更为此花光积蓄,并欠下40多万元的债务。

回忆起妻子患病时的情景,徐新仍心有余悸。“医院曾4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差一点就救不回来。”徐新说,妻子的病很突然,“那天晚上,她从卫生间出来,刚躺到床上,四肢就抽搐起来,失去了知觉。”徐新赶忙将妻子送往市人民医院。因为病情复杂,第二天,张英又被送往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治疗。

因脑室出血,张英陷入深度昏迷,每天只能通过胃管,用注射器注入饭菜,维持生命。“食物稀了稠了都不行,热了或凉了也不行,稍有不当便会伤到胃壁。”徐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的饮食,他在医院附近租了间群租房,每天为妻子精心制作食物。妻子大小便,徐新也小心伺候,每隔上几个小时,他还要替妻子擦身、按摩。在医院的80多天,徐新几乎每天都要到后半夜,才能稍微眯上一会儿。

“医生不断地跟我说,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人财两空。”徐新告诉记者,张英治疗期间,共花去70多万元费用。“2400多元一支的进口消炎药就用了40多支,仅此一项就花了近10万元。”徐新说,尽管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但他坚持不放弃,“我跟她青梅竹马,有她在,家才完整!”

经过精心护理,张英逐渐恢复了知觉,并且上身可以用力坐起了。于是,徐新将妻子转入了南通市康复医院继续治疗。去年底,张英出院了。不过由于右半边身体瘫痪,她仍需要人照料。徐新向医生学习了一套按摩手法,回家后,每天替妻子按摩,熬中药为她调理身体。

在家中待了2个多月,想到欠下的巨额债务,徐新十分不安。今年5月,他决定带着妻子前往如皋一工地打工挣钱还债。尽管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但徐新坚持早起晚睡,帮助妻子进行康复训练。一开始,张英的右腿使不上力,徐新便站在她身后,撑着她的双臂,任凭她全身的重量沉沉地压在自己的两个臂膀上,护着她一点点练习走路。每次下来,徐新的手臂酸胀不已,浑身就像在水里洗过一样。一个月后,张英终于可以扶着轮椅自己挪步了。于是,徐新焊了个四条腿的铁架子,让她扶着一步一步在房间里练习走路。“现在,她已经基本能不用支撑,自己慢慢挪步了。”徐新开心地告诉记者。

工地伙食不太好,妻子又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徐新特意跟食堂商量,为妻子开了份小灶。徐新说,他还买了个泡脚盆,每晚临睡前,为妻子泡脚、按摩。这次回北新镇领奖,徐新也将妻子带在身边。看着妻子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徐新感觉比什么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