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
时间:2014-07-11 A+   A- 举报

——记全美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常务理事顾黎辉

人物简介

顾黎辉,男,1961年5月生,启东竖河镇人。1980年上海复光中学毕业;1985年中科大高能物理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高能物理硕博连读;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计算机博士学位,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负责招生工作。

顾黎辉先生现任网舟国际集团副总裁、全美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常务理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戴舒国际学生学者基金会董事。

这几年,顾黎辉回家乡的次数更多了。熟悉的乡音,亲切的笑脸,让常年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倍感温暖;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让他感到振奋。作为网舟国际集团副总裁、全美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常务理事、UCLA戴舒国际学生学者基金会董事,顾黎辉一次次回乡不仅仅是探亲,他更有一种使命感,那就是担当起民间使者的重任,把祖国、把家乡推介出去,增加与国外的合作机会,把祖国、家乡建设得更美。近日,记者有幸走近这位留美博士,听听他的成长轨迹和心声,也深切感受到了一位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   范存娟

“小淘气”成了学校高考状元

顾黎辉的父亲是启东原志良乡人,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英雄事迹曾上过朝鲜的报纸。至今他们家还保存着那份珍贵的报纸。从部队转业后,他的父亲在上海音乐学院主管后勤工作。母亲是启东原吕复乡人,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工作。1961年,顾黎辉出生在上海。因父母工作较忙,每逢寒暑假,他基本上都是在父母的家乡——启东乡下度过。对于家乡,他有着太多的美好回忆,也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那时的乡下,物质生活较匮乏,几乎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顾黎辉和他的小伙伴们自有乐趣。一只陀螺,一把斜刀,一粒珠子,足以让这群孩子玩得乐此不疲。记忆中,奶奶家东面那条清澈的小河,是顾黎辉和小伙伴们最流连忘返的地方。夏天的午后,他们顾不上热辣辣的太阳,在知了“热热热”的叫声中,麻利地脱光衣服,扑通扑通跳下了水。在水中嬉戏也成了顾黎辉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因为大家都玩得忘乎所以了,竟然忘了回家的时间,急得奶奶和几个伯伯婶婶都出来找他。当然,小屁股上也免不了轻轻地挨了几下打。

顾黎辉喜欢动物,乡下养的鸡、猫、狗都是他童年的玩伴。邻居家有条小狗,全身都是黑的,顾黎辉为它取名叫小黑。每次回乡下,顾黎辉都要与小黑玩上一会。记得有一次,奶奶家烧了红烧肉,顾黎辉竟然倒了大半碗给小黑吃。小黑吃得有滋有味,顾黎辉却挨了一次骂。每次假期结束要回上海时,小黑仿佛也通人性,总跟着顾黎辉,显得难舍难分。

在顾黎辉的记忆中,家乡的大闸蟹是人间少有的美味佳肴。每次回来,知道顾黎辉爱吃蟹,几个伯父伯母总要上镇买上几串,最壮最肥的都留给他吃。吃完蟹,顾黎辉的手上、嘴上都是黄灿灿的。

有点淘气的顾黎辉在学校的成绩属中等偏上。那时的他对学习的目的好像不是很明确,只是凭着小聪明。高中阶段后期,恢复高考的政策让顾黎辉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此也有了学习的动力。那两年,他像上足了发条的钟,铆足了劲,潜力被无限地激发了出来。而更让顾黎辉感动的是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他记得一位数学老师为了给学生们传授更多的知识,加班加点免费为他们补课。上完最后一节课,这位老师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了讲台上。正是老师的悉心传授,加上自己的努力,顾黎辉从一个学习中等偏上的学生一下子名列前茅。这让老师们刮目相看。

顾黎辉是在恢复高考后的第3年参加高考的。当时的录取比例很低,大概是40比1,可谓万人争过独木桥。但当他从考场出来时,顾黎辉知道自己肯定能成功。只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成了他们学校的高考状元,名列全上海第二。物理更是考得出色,得了满分。《文汇报》还专门为此采访了他。顾黎辉成了许多高校争着要的“香饽饽”学生,其中不乏北京一些知名高校。但顾黎辉最终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因为这是一所被誉为 “科学家摇篮”的大学。他谢绝了其他高校伸出的“橄榄枝”,踏上了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大之路,选择了近代物理系专业,开始了5年的大学生活。

留学生活虽艰辛却很精彩

尽管合肥车站很破甚至有点凄凉,尽管一下雨学校水泥路都是水和泥,尽管吃饭要蹲着,让南方的他很不习惯,但顾黎辉却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学校提出的所系结合、学院的办学方针以及浓厚的科研氛围,为顾黎辉以后留学美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顾黎辉又读了研究生。之后,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当了一名老师。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可以预见,顾黎辉以后的人生应该是顺利的,平坦的,波澜不惊的。但他在工作两年后,却有了出国的想法。

在一次与校长的交谈中,校长鼓励他出去多学点本事,这让顾黎辉终于下了决心。“作为学者,学习先进的东西,才能作出更大的学问。”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1990年,顾黎辉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

当时,顾黎辉在学校的工资是每月100多元。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之比为1﹕10,也就是说他一个月的工资只能在美国打一次的。让一个工薪家庭负担一个留学生的费用确实有点力不从心。顾黎辉几乎发动了所有亲朋好友,最终只凑了300多美元,而这仅够他在美国维持两三个月。但顾黎辉还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踏上了留学美国之旅。

初到异国他乡,顾黎辉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刚开始,他住在同学家,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在找了一间租金最便宜的房子后,顾黎辉搬出了同学家。由于前任租房者没搬走,顾黎辉不得不先住在一间堆着杂物的车库里。只因为是免费的,他高兴了好一阵子。为了上学方便,他以25美元买了一辆破自行车。吃饭更是简了又简,吃得最多的是面包加热狗。所以现在不挑食的顾黎辉最讨厌的就是这两样东西。靠着勤工俭学和奖学金,顾黎辉终于在美国立下了足。

顾黎辉在美的留学生活在一次转学后而变得精彩。一开始,顾黎辉留学加州州立大学。在一次中国留学生联谊活动中,许多人为从中科大毕业却留学加州州立大学的顾黎辉感到惋惜。在他们看来,他应该去一个更好的学校。这激发了顾黎辉的好胜心。一年多后,顾黎辉终于申请成功,转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在那里,顾黎辉如鱼得水,在一次竞选中被推选为加州中国留学生会主席。他的上任为当地学生会注入了“活水”:一是引导中国留学生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努力融洽与政府的关系;二是把中国留学生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团结互助的集体。“把祖国建成最强大的国家”成了中国留学生们最美好的愿望。提起当年成功组织的一些活动,顾黎辉依然记忆犹新。

1996年,在顾黎辉等的组织下,通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许多留学生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与思念。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顾黎辉等聘请美国有名的公关公司,组织策划了大型联欢会。而最让顾黎辉骄傲的是,199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美国。在洛杉矶市中心一个高档酒店的欢迎仪式上,侨界、学界的上千同胞同唱《歌唱祖国》欢迎江总书记。欢迎仪式后,顾黎辉作为学生代表受到了接见,并与江总书记合影留念。“那个时刻,很激动,很自豪。总书记像长辈,嘘寒问暖,让我有了家的感觉。”顾黎辉这样说。

社会活动的频繁并没有耽误顾黎辉的学业。读博期间,他发表了十多篇重量级论文,在计算机领域几乎是开创了一个新天地,为学弟学妹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顾黎辉的演讲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许多大公司都表达了聘请他的意愿。

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在美国代表团中,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表现非常活跃,不时地为原美国国务卿赖斯介绍中国的情况。他就是顾黎辉,当时是作为企业界的一名代表出席的。之所以能被邀请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与顾黎辉之前在美国所做的几桩事分不开。

在洛杉矶,有一项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动,即工业界给教育界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授奖。当时,美国方面邀请了中国代表,同时也邀请了台湾代表。台湾方面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即要享受与中国代表同等的待遇。这当然引起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的不满与抗议。由于顾黎辉与主办方负责人的关系很熟,这一难题自然由他出面解决。

当顾黎辉向主办方表达我方的意思后,对方爽快地表示,我们既然已经邀请了尊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那台湾方面我们就不邀请了。但我们会以一个恰当的方式表达。这件事得到了很圆满的解决。

其实早在此前,顾黎辉就成功策划了组织声援在印尼的中国同胞的大游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效果。1998年,印尼当地发生了排华事件。因为在洛杉矶华人圈子有一定的影响,印尼华侨找到了顾黎辉,希望他出面组织声援他们的游行。那天,好几千人的游行队伍出现在洛杉矶最繁华的大街,交通为此管制了3个小时。洛杉矶警方还出动了四五十辆警车配合,就连警长也在现场察看。顾黎辉站在游行队伍前面,拿着嗽叭喊话指挥。同时,他们还向印尼方面递交了抗议信。这一天,在美国其他16个城市也进行了相同主题的游行,影响力极大。顾黎辉说:“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海外华人的团结和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凝聚了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增强了大家的向心力。”

如今,顾黎辉已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在他看来,外国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很多启发。通过顾黎辉的介绍安排,中国的许多官员都曾去美国培训、考察,有些甚至对一些地方的决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有一个省的考察团在参观了美国的环保企业后深受启发,回去认真学习、借鉴,在环保方面作出了许多成绩。

目前,顾黎辉已把这种培训扩展到大学生。“让年轻一代出国长长见识,吃吃苦,学习先进的理念,从而可以加速中国的发展进程。”顾黎辉这样说。

顾黎辉还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他已在南通、启东等地考察了许多开发区。“等时机再成熟一点,把美国的一些有意向的投资企业带过来,加强与家乡的合作。打有准备的仗是我一贯的做法。”顾黎辉心中似乎已有了明确的打算。

顾黎辉(左3)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接受纪念品。

顾黎辉(中)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访问。

顾黎辉与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