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年穿行于极地的“雪龙”号考察船上,启东籍厨师秦冬雷——
用心料理冰冷的生活
本报记者 王天威
“雪龙”号——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从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雪龙”号已先后11次赴南极,至2012年已5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在“雪龙”号上,有一名启东籍厨师,他叫秦冬雷。7月11日,“雪龙”号将再次踏上前往北极的征途,目前正在上海休整。借此机会,本报记者与秦冬雷取得了联系,听他讲述“雪龙”号上的故事。
海上,绿叶蔬菜最珍贵
今年35岁的秦冬雷,是我市惠萍镇鸿西村人,曾供职于一家远洋公司。2012年,他所在的公司领导询问,“愿意去南极吗?”秦冬雷一口应允,义无反顾地踏上“雪龙”号任厨师,这一去就是两年多。
50多平米,烤箱,蒸炉、炒炉、电子秤、微波炉、电磁炉、绞肉机、搅拌机、压面机、电饼铛、豆浆机……一应俱全,除了船上不能用明火,别的跟陆地上的酒店厨房没有区别。秦冬雷不善言辞,问起在船上生活有什么最深的感悟,他第一反应便是,“蔬菜最珍贵。”绿叶菜保鲜时间有限,多年经验表明,当船航行到一周左右时,绿叶菜就放不住了,保存时间比较长的就是萝卜、土豆、大白菜,以及玉米、藕片等一些速冻菜。接下来,当萝卜、土豆、大白菜逐渐变坏后,船员们就只能靠荤菜和速冻菜度日了。
“你们在陆地上生活根本不可能理解长期吃不到绿色蔬菜的痛苦。”秦冬雷说,从上海出发,到达南极前船上会在澳大利亚进行补给,那几天吃上新鲜蔬菜的日子比过年还开心。但是吃不了几天,大家就又回到吃速冻食品的日子。然而,即便食材变得单调,作为厨师,他还是要绞尽脑汁变出点花样,尽可能让科考队员有食欲。为此,秦冬雷和船上的厨师们自行发豆芽。秦冬雷粗略统计了一下,一路上发了300多斤的豆芽,终于在仅剩大白菜、土豆时,让队员们吃到了肉类以外的东西。 “那些没有绿叶蔬菜的日子里,豆芽是最鲜美的食物,就算是拿肉来换也没有一个人会松口的。”秦冬雷笑着说。
艰苦的西风带和极昼
没有蔬菜,还能凑合着过,但是前往南极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途经传说中的“魔鬼西风带”。
南大洋南纬45至60度之间,是航船赴南极必经的最危险海域,常年西风不断,气旋频繁,风大浪高,十分凶险,被称为“魔鬼西风带”。每次穿越,雪龙号上的人犹如遭受一场劫难。“每次遇上大气旋,海上风速30米/秒,浪高7、8米。我们这些常年出海的海员还好,那些科考队员可真是被折腾得够呛。”
穿越西风带,“雪龙”号上除了常规的四菜一汤外,每顿还要做面条。“餐厅里每天按时就餐的人数不过半。多数人卧在船舱里,吃了就吐,但是不能不吃,否则身体会受不了。很多人就是靠着这一碗清淡的面条度过了‘魔鬼西风带’。”秦冬雷说。
“别以为过了西风带就有安生日子了,更苦的还在后头。”每年12月15日至2月15日是南极的夏天,也就是所谓的“极昼”,而只有这两个月相对“舒适”的夏季才能开展工作。卸货工人们利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24小时不间断地往中山站和长城站运送补给物资。“平时我们厨师每天做四顿饭,工作9个小时。在极昼的日子里,科考人员马不停蹄地工作,后厨也不能闲着。往往是他们饿了就要上船吃饭,我们5个厨师只能轮班,就算这样,每人每天都要工作14个小时左右。”
秦冬雷说,在外人眼里,24个小时全是白天肯定非常新奇。但是在他眼中就如同煎熬,“连续工作了十几个钟头,好不容易想睡觉了,一看外面还是白天,都搞不清楚睡的是午觉还是正常睡眠。”
有惊无险的被困经历
去年12月25日5时50分, “雪龙”号收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电话:一艘载有74人的俄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附近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其漂移,情况危急,希望“雪龙”号前往遇险地点施救。然而,迅速赶往救援的“雪龙”号却一同被困,这一困就是7天。
“雪龙”号刚被困住时,秦冬雷也十分担心。不过随后大伙儿就船上的能源、食物、淡水等物资进行了分析讨论,得知物资充足后,也都冷静下来。现在,秦冬雷回忆起那段被困的日子,甚为淡然,“虽然明显感觉到大家的胃口不行,但我们还是照常给船员们提供四菜一汤,没有因为被困而缩减伙食标准,也正因为此,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被困的时候,最操心的还是船长,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通过邮件跟俄罗斯方面进行沟通、商讨。为了保证船长的体力,秦冬雷他们还特地为他准备了糕点,让他有充沛的精力带领大家突出重围。”
“被困的几天其实我们过得跟平时差不多,也没有外界媒体猜测的那样艰难。反倒是家人比我更担心,我只好天天向家里报平安来安抚他们。”秦冬雷说,被困的几天,虽然活动区域有限,但内容却不少。船上举办了乒乓球比赛、投篮比赛,还有传统项目棋牌游戏,让大家放松心情。
6月30日下午,短暂的团聚后秦冬雷告别家人,在“雪龙”号上做出发前的准备。此次出征前往北极,预计7月11日从上海出发。对于即将启程的北极之旅,秦冬雷满怀憧憬:“能在‘雪龙’号上工作是我的荣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我的心愿。我一定不负家人和家乡父老的众望,服务好全船人员。请你们等着我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