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将余热献乡亲
时间:2014-06-20 A+   A- 举报

退休后本可颐养天年,但他却拒绝安逸——

甘将余热献乡亲

本报记者   徐冰沁   通讯员   吴佐海

南阳镇启兴村有一位退休干部名叫邢耀邦,提起他,村里人个个竖起大拇指:“这样的干部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

今年77岁的邢耀邦曾担任过乡镇领导,两个儿子也事业有成。按理说,忙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可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了。可退休后,邢耀邦却毅然接受了村干部的邀请,担任启兴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继续为村里的大事小事奔走忙碌。

家住启兴村四组的薛佳荣今年22岁,在西安科技大学读大二。他接受了邢耀邦长达14年的资助。

学习成绩优异、乖巧懂事的薛佳荣身世十分可怜。小时候,薛佳荣的父亲出车祸去世,后母亲改嫁。薛佳荣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位老人身体不好,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苦,薛佳荣曾一度面临辍学。

邢耀邦知道后,心疼这个孩子。他主动帮助这个家庭申办了低保。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他每年都会拿出5000至10000元不等,资助孩子上学。

前年,薛佳荣拿到西安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第一个拿给邢耀邦看,向他表示感谢。看着录取通知书,邢耀邦心里比谁都要高兴,他拿出15000元,作为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只要你好好上学,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一直到现在,邢耀邦已资助薛佳荣14年,资助金额高达10余万元。

启兴村一组有一位老人叫盛丕芳,今年85岁的她独身居住在一间10平米的小屋内。虽有一双领养的儿女,但他们平日里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邢耀邦经常拎着老人爱吃的食物,上门探望,陪她聊家常。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老人家有一些田地,种了些蔬菜,除了自己吃,还拿到市场上去卖,增加些收入。老人身体不好,邢耀邦常常去帮她下地干活,再将收获的蔬菜推到集市上去卖。老人患有轻微的痴呆症,需长期服药。邢耀邦常常自掏腰包给她买药,让盛丕芳感动不已。“自己也老了,还常常帮我,是一个大好人啊!”老人激动地说。

除了帮助老人和孩子,邢耀邦还积极帮助村里的特困户脱贫致富,帮助左邻右舍调处矛盾纠纷。常年琐碎的工作使邢耀邦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小脑萎缩、青光眼等各种疾病缠上了他。儿子见他如此辛苦,去年拿出10万元,让他出去旅游散散心。但是,邢耀邦却将这10万元捐给村里,为村里修建了一条3000米长的水泥路。

“我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农村,退休之后当然也要回到农村。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继续为大家服务。”邢耀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