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英雄——戴庆贤
时间:2014-03-12 A+   A- 举报

题记

2002年5月,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戴庆贤作为见义勇为的代表上台发言:“我今天帮助了别人,其实也是帮助了自己。正如有一首歌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在我有生之年,我将坚持不懈地把见义勇为进行到底。”

戴庆贤,家住海复镇,从小在海边长大。出生于寻常百姓家的他,从16岁时跳入冰河救出落水女孩之后,25年来坚持见义勇为,先后救助24位遇险群众。

上篇

戴庆贤不是船老大,也没有渔船,却成了驾舟勇闯沧海的英雄,在黄海岸边传为佳话。

2001年9月22日中午,蒿枝港刮起了七八级大风,黄海滩上海潮翻腾。正在养殖场里午休的戴庆贤,被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惊醒:“不好了,老牛车翻入大海了,好几个人落水了!”

这一天,3辆牛车拖着一群男女到滩场上安装紫菜网。潮水来得快,来得急,海面的怪风鼓动着潮头滚滚而来。惊慌失措的人们顾不得网具,跳上牛车挥鞭返回岸堤。前面两辆牛车侥幸越过了泓道,而后边的一辆牛车在刹那间就被齐腰深的潮水吞没。落水的8个男女中,只有一个水性好的奋力挣脱旋流向岸边游去,其余7人一下子全被淹没在茫茫大海中。

戴庆贤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快找船出海!

蒿枝港水道狭窄,平日只停泊一些近海作业的小渔船。戴庆贤发动摩托车直扑港口,只有一艘六七米长的小舢板上有人。戴庆贤跳下摩托车,一个箭步跨上前,催促道:“快,调头出海!救人!”

船老大姓潘,他的小舢板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近海作业。遇上这突发的大风怪潮,他情急之中驶进蒿枝港避风,没想到有人强令他出海。戴庆贤敞着衣襟,铁黑着脸,长长的胡子茬根根倒竖,揪住对方的手臂青筋饱绽。就这样,小舢板掉转头,驶往外海。

滔天巨浪一个接着一个,一忽儿将舢板推上浪尖,一忽儿抛入谷底。咆哮的海浪击碎了舢板舵杆的固定轴,掌舵的潘老大将舵柄死死地按在腋下。要知道,如果一失手,舵杆被大浪冲走,这艘失去方向的小舢板就永远回不到岸边了。

小舢板约航行了一个小时,隐隐发现前方的波浪间冒出一片黑影。他们艰难地靠过去,发现黑影是一头落水的牛。那牛车上的7个男女呢?小舢板继续搜索,不久又发现了另一头牛,牛角上似乎还挂着什么东西。戴庆贤他们驶近了才看清那是一个人的胳膊。借着浪势,戴庆贤探出身子一把抓住了落水者陈建兵的后背,将他拖上舢板,随后脱下衣裤将浑身发抖的陈建兵包裹起来。

蹲在船头的戴庆贤只穿着一条裤衩,手扶着舱板全神贯注地搜寻着周围的海面。至下午2点半,他又发现波浪间晃动着的一条手臂。然而,小舢板一次又一次地被浪峰推开,戴庆贤伸出的手臂只能徒劳地在空中晃动。

这个气息奄奄的落水者叫朱蛾芳,身高体胖,借着浮力,硬是挣扎了近3个小时,渐渐失去了知觉。当戴庆贤伸出竹篙在海浪间晃动的时候,求生的本能使朱蛾芳一把抓住了竹篙,但她已经没了爬上船的力气。

戴庆贤见状,伸出胳膊一把抓住朱蛾芳的脚,几乎将她倒拎到了舱面上,随后给她压出了大半盆的海水。戴庆贤在舱板下找到一条毛毯将几近冻僵的她裹住,还扎上了绳子。

这时,波浪间涌来5具尸体,在舢板旁漂过。苍茫海天,急浪孤舟,怎载得动他们?戴庆贤的眼角溢出了痛苦的泪水……

小舢板进港时,海堤上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他们望见舢板返回的是4个人,顿时欢呼起来。跳上岸后,戴庆贤这时才感到浑身乏力,寒意袭人。人们见到这个赤膊的汉子穿着裤衩,抱着臂膀摇摇晃晃地翻过海堤,寻找下海前扔在堤岸下的摩托车。

时至今日,每逢阴雨天气,戴庆贤磕伤的膝盖都会隐隐作痛,拉开裤脚管,至今还能见到他的膝盖上残留着一片紫黑的伤痕。戴庆贤自我安慰说:“我这点小伤与两条获救的生命比起来,算不上什么。”

下篇

16岁那年,为了减轻父母抚养5个子女的负担,戴庆贤放下书包,在乡村田头参加劳动。第一次出征水利工程,戴庆贤像大人一样挑泥,从外滩取泥到近海堤岸,往返近百米,3个人一组接力挑运。他个头不高,肩膀扶不起担子,挑运时几乎贴着地拖拽,同组的民工并没有埋怨他,尽量让他挑少点,运近点。这使戴庆贤一踏上社会就感受到了人世间相互帮助的温情。

后来,好心的邻居介绍他到上海打工。他们几个打工仔,挤住在空间狭小的亭子间打地铺,稍一翻身就会越过楚河汉界。戴庆贤却对这样的生活很知足,劳累了一天常常难以入睡,想象着父亲用他挣下的工资将家里低矮的老房子改成了明亮的大瓦屋,心头无比舒坦。一个晚上,他突然发现窗玻璃映出了一片火光,一拉开关,电灯也不亮。他摸黑翻起身,推开门走到屋外,却见棉花仓库已是一片大火,立即大声呼救。

这时,上海国棉十九厂仓库窗口窜着簇簇火舌。戴庆贤赤脚奔向火场,热浪吹送着一股棉花的焦味直呛鼻腔。失火的仓库里堆放着上百吨的原料棉,燃烧着的整包棉花火苗子乱窜,一旦失去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戴庆贤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先切断电源,用拳头擂开了工厂传达室,让还在睡梦中的门卫拨打了“119”。

当时,仓库大门挂着大铁锁。戴庆贤不顾滚滚的热浪,用钢筋剪刀扭断了锁鼻,推开铁门,第一个冲进了火场。

这天,人们见到这个墩实的乡下汉子肩头烧焦了,烫伤的皮肤随处可见,破绽的肩头飘拂着挂破的布片子。他赤着脚在仓库里跳进跳出,熏黑的脸上流淌着一条条蚯蚓似的汗水。

闻讯赶来的9辆消防车组成了强大的水力网,这才压住了凶猛的火势。戴庆贤的义举,对扑灭这场大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厂方敲锣打鼓给戴庆贤送上了一面“见义勇为,救火英雄”的锦旗。

1983年,戴庆贤回家考进建筑安装公司,当上了一名水电工。人们时常能看到这名小电工挺身而出的身影,见义勇为已成为戴庆贤生活的一部分。发现村头渔船厂失火,是他第一个冲向火场,顶着蒸腾的热浪,带领乡亲们奋力扑救,保护了船厂数百万元的财产;路见摩托车栽下蒿枝港畔的水泥桥头,是他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海门籍的吴菊如父女救上岸,送进医院抢救;夜归途中发现徘徊在海堤上的人影,他跟踪观察,从潮水里救起了一位姓朱的轻生者;飙车的摩托车手撞树后生命垂危,是他拨开围观的人群,第一时间把伤者送进了医院抢救;海面上的浮子舢板被肇事船撞沉,3名船员落水失踪,又是他驾着自己的船劈风斩浪搜索10多个小时,救回了唯一的幸存者……

此外,身为共产党员、市政协委员的戴庆贤,近年来还先后资助贫困学子2名;捐资数万元为家乡修路造桥;向政府部门提交有关维护海上治安、保护渔民合法权益的政协提案多份……

所做的这一切,戴庆贤并不图回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人生的旅途难免会发生磕磕绊绊的意外,危难时刻多么需要有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做一个勇者、做一个善者。        季哲

荣誉

●2002年4月,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南通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

●2002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2002年12月,被启东市文明办命名为“启东市见义勇为好市民”。

●2003年1月,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南通市第25次文明新风典型”。

●2003年11月,中央宣传部、中央综治委、公安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授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2003年12月,南通市水上搜救中心授予2003年度“南通市水上搜救工作先进个人”。

●2004年4月,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2003年度“两个率先”杰出人物。

●2007年9月,荣获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授予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08年1月,江苏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省妇联、新华日报、省广电总台联合授予“江苏省见义勇为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