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学生,15载付出
时间:2013-08-30 A+   A- 举报

退休后,他走下三尺讲台,义务给乡村孩子当起了家庭辅导老师。

50个学生,15载付出

在北新镇轶昌村退休教师袁石的家门前,一块蓝色的牌子格外显眼——袁石家庭普法站。这个暑假,每周袁石都会为村里的12个孩子讲解有关的法律及科普知识。袁石说,普法教育工作他已经坚持了2年,“特别在假期,大多数农村孩子无人监管,适时的提点十分必要。”

今年75岁的袁石是原庆丰小学的数学老师,他的妻子杨静芳原是决心小学语文老师。因为夫妻俩都是教师,退休后,村里一些家长便寻上门,请求他们帮忙给孩子补习功课。每每碰到这种情况,袁石总是一口应下,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俩都有退休金,没必要再给家长增添负担。”

“堵”不如“疏”,对于“问题学生”,袁石有一套方法。小威是决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父母在南京工作,他跟随爷爷奶奶一同生活。“这孩子哪都好,就是贪玩。”因为对学习不上心,去年下半年,小威被送到了袁石家中。袁石告诉记者,他从不强迫孩子看书,而是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做好一门功课,便可以玩1小时。”正是这样放松的教学,孩子跟袁石夫妇格外亲昵。经过近一年的补习,小威有了明显进步,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专心听讲了。暑假里,小威去了南京父母那里,他说,开学后,还要继续到袁老师家补课。

前段时间,双仙村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也慕名到袁石家中补习功课。“这孩子基础太差。”袁石说,他跟妻子有时讲解一个小知识点就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虽然辛苦,但小孩总算有了进步。

这几年,周围的孩子一个个升入初中,到袁石家补习的学生越来越少。但不少孩子还是习惯在假期里到袁老师家中上上网、看看书。“有时,他们在学习上碰到一些难题,也会来问我们。”袁石说,数学和语文方面的题目,他跟妻子还能帮忙解决,但英语就无能为力了。

在轶昌村,许多年轻人都曾接受过袁石夫妇的辅导。东隔壁的小越已经上大二了,但每年暑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探望袁老师和杨老师,“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两位老师的付出。”已经成家的小卫,上初二时摔断了腿,多亏了袁石一个多月的辅导,才顺利升上初三。

袁石告诉记者,在退休后的15年里,他辅导了50多个孩子,其中有近10个“问题学生”在他的教育下,重新奋发。“现在,我跟老伴都年过七旬了,就想着能发挥点余热,为社会多做些事。”

本报记者  刘吟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