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退岗,心系村务的黄志平奔波在每一个农路建设现场——
“群众走得稳,我心里就踏实”
这两天,中午的烈日依然炙热,但在南阳镇聚阳村热气腾腾的农路施工现场,依然能见着60多岁的黄志平的身影。他时不时地去查看混凝土的配比、俯身测量路面的平整度、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一发现问题,即急兜兜地去找施工现场负责人要求整改。“既然接受了村里交给的监理任务,我就要为村民们把好农路质量这道关。”黄志平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黄志平退休前当了38年的村干部,在村里有着极高的威望。退休不退岗,他一直关心着村里的大小事务,积极参与改厕、改水、修路、环境整治、卫生村创建等各项工作。对他来说,村务事如同家事一样,他从来就很上心。
在岗时,黄志平就经手了村里第一条农村公路的建设。至今,全村所有的农路从筹备到完工,黄志平依然全程参与。“农路建设质量,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我一定要站好农路建设最后一班岗,确保村里条条农路都是放心路。”黄志平说,村中20多公里的水泥路都是在他的监督、协调下完成的,最后几条农路改造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整个农路建设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甚至有阻工现象。“沿线的一些村民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有的人要求农路的高度不能超过他们家的场地;有的要求路面离进宅路远点……”黄志平便挨家挨户上门劝解,有的村民就是卖了黄志平这张“老脸”,有的村民则感激于他的辛勤奔波,更多的则佩服于他劝解的入情入理。就这样,一条条农村公路在黄志平几近磨破嘴皮子后顺利开工建设。
然而,最难调处的还是其中的邻里纠纷。好在多年村干部工作的积累,让黄志平总能在调处疑难纠纷中另辟蹊径。去年6月份,一条在建农路南侧南北相邻的王、沈两家人为了进宅路一事闹得不可开交。王家要建一条进宅路,但要占用陈家的土地,便与陈家商量,不料陈家也趁机提出要求,让王家把屋后的桔子树砍掉,称影响了他们家的风水。两家人平素里有积怨,王家认为是陈家在故意刁难。双方因此铆上了劲,均要求村里支持自己的主张,不然这农路也不要建了。黄志平早知这两户人家平时关系紧张,于是就直接找来两家的小辈,让关系较好的小辈从中斡旋。果然,双方最终同意各让一步,顺利达成协议。农路建设得以如期推进。
这个异常炎热的夏天,烈日把经常往返于农路施工现场的黄志平晒脱了一层皮,但他却淡淡地说:“脱层皮算什么,这路群众走得稳,我心里就踏实了。”
本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