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缘于感恩
时间:2013-08-13 A+   A- 举报

不顾流言蜚语,她无私照顾瘫痪邻居12年——

付出,缘于感恩

在家住吕四港镇念总村21组的潘志良看来,他能活到今日,除了有家人的支撑,也离不开周边好心人的帮助,其中一位是今年49岁的邻居吴美琴。

走进潘志良的住处,一股凉风扑面而来。潘志良指着墙上的新空调,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吴美琴和吕四邮政局的王益鹏前些天刚给我买的,这个夏天再热也不怕了。”

今年55岁的潘志良在1976年的一次集体劳作时突然晕倒,从此 再也没能站起来,那时他才18岁。医生诊断是由骨质增生引起的,已无法治愈。自此,潘志良“缠绵”病榻,与日渐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

12年前,住在南宅的吴美琴见潘志良的母亲渐渐体力不支,便热心地揽下了照顾潘志良的活。从此,每天清晨四五点,吴美琴就来到北宅,替潘志良刷牙洗脸,做早饭,一切安排妥当后自己匆忙扒拉几口,再去上班。一下班,她就给潘志良洗衣、做饭,帮着潘母一同给他擦洗身子。

丈夫在外打工,女儿在同一家厂上班,吴美琴几乎把上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用来照顾潘志良,后来连同腿脚不灵便的潘母也一并照顾了。见潘志良一个人躺在床上很烦闷,吴美琴就会喊人来陪他打牌散心。

吴美琴告诉记者,潘志良虽然瘫痪,但是右手还能动弹,身体状况还算可以,但时常会胃出血。经常在半夜三更,潘志良一个电话打来,吴美琴便睁开惺忪的睡眼,立刻赶去想办法将潘志良送到医院。2011年春节前,潘志良突发非常严重的胃出血,上吐下泻,吴美琴将他送到医院时已是凌晨一点。在医院的那段日子里,吴美琴医院北宅两头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潘家母子,如同亲人一样。

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缘起感恩。采访中,吴美琴告诉记者,她现在这份稳定的工作就是潘志良姐姐当年给介绍的,她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见潘家有困难,又住得那么近,她就义不容辞地伸手相助。后来,潘志良的姐姐遭遇不幸,母亲也于去年去世,吴美琴就成了潘志良最亲近的亲人了。

然而,这样的善举竟遭致猜疑,村里传出了流言蜚语,说吴美琴是贪图潘家的钱财,收了很多好处。更有甚者,居然怀疑潘志良与吴美琴之间有私情。潘志良苦笑着说:“我唯一的收入就是低保,她有时候给我买菜还要自己贴钱。我这样一个瘫子,怎么可能有男女私情?”

好在,吴美琴的丈夫和女儿都对她很理解。初时,丈夫也抵不住流言蜚语,劝吴美琴不要再去照顾了。但吴美琴的善良与坚持最终打动了家人,连24岁的女儿陈敏敏有时也会帮母亲一把。“我问心无愧,会坚持到底。”吴美琴淡然地说道。

村里也有不少人看中吴美琴的质朴能干,便上门邀请吴美琴去家里护理病人。如今,吴美琴得空还能打一份钟点工,她觉得这也是周边村民对自己的一种鼓舞和肯定。

本报记者  徐冰沁  杨睿(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