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就是一辈子
时间:2013-08-09 A+   A- 举报

婚后一年,妻子得了重病瘫痪在床。70后丈夫不离不弃,用爱与责任践行着对婚姻的承诺——

牵手,就是一辈子

8月1日下午,在家中的卧房内,王海荣正用热毛巾,细心地为妻子袁春美擦身。“天气热,她又长期卧床,更得注重个人卫生。”王海荣说。躺在床上的袁春美看着忙里忙外的丈夫,满眼依恋。

37岁的王海荣是寅阳镇东清河村人。2002年,他与相恋两年的女友袁春美结为伉俪。第二年,他们有了爱的结晶。然而,就在夫妻俩幸福地盼着小生命的降临时,袁春美被查出患有高颈段动静脉畸形。女儿出生了,袁春美因为在生产时,颈下血管出血压迫到神经,右侧肢体偏瘫,只能扶着墙勉强走路。“这么多年来,全靠他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袁春美指着王海荣动情地说。

2011年初,为给妻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王海荣狠下心花光全部积蓄,将自家的小楼重新装修。记者发现,与别人家不同,王海荣家中的楼梯转了3个弯,并且走起来感觉特别轻松。“新装修的台阶设计得矮,楼梯就长了一些,主要是方便她跨步。”王海荣解释道。楼房装修好不久,袁春美的病情却突然恶化,除了左手,整个身体都失去了知觉,只得卧床。

“两年了,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袁春美告诉记者,早上5点半起床后,王海荣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帮助自己排便。因为袁春美自己没有排便意识,王海荣先按摩妻子的肚子5~10分钟,然后再给她使用开塞露。“一定要沿着顺时针方向,适度按压。”王海荣说,如果仍没有排便,他便会套上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帮妻子掏出来。“一开始也不知怎么弄,后来慢慢就习惯了。”细心的王海荣还会用清水为排便后的妻子清洗肛门,并用酒精消毒。“每次都要忙上半个多小时。”

一杯清水、一个苹果,一直以来,王海荣坚持喂袁春美吃好早餐后,再匆忙赶到汇龙镇上班。白天,袁春美由婆婆和母亲一同照料着。晚上下班后,王海荣揽过所有的活儿,给妻子喂饭、擦身,辅导女儿做作业……休息时,往往已是晚上11点了。而在这不足6小时的睡眠时间里,王海荣还得起身两次,给袁春美翻身,生怕妻子生褥疮遭罪。令王海荣欣慰的是,多年来袁春美身上从没生过一个褥疮。

上个月初,王海荣陪着妻子又去上海做了一次手术。这几年,家中已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不过,王海荣从未有过怨言,他总想着法儿给妻子最好的。袁春美睡的一张气垫病床,是王海荣特意从网上买的,“这样,她能睡得舒服些。”床头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常用药品,什么情况该吃什么药,王海荣一清二楚,“我自学了不少医学知识,快成半个医生了。”

王海荣说,一牵手,就是一辈子。为了妻子和女儿,日子再怎么辛苦,他都甘愿咬牙坚持。

本报记者  刘吟菊  杨睿(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