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一辈子烛光
时间:2013-08-06 A+   A- 举报

7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寅阳镇洪飞村时,72岁的袁士新正忙着帮邻居家操办丧事。“袁老师就是个热心人,我俚有啥难处跟他说,他马上出手相帮。”邻居感动地说。

袁士新退休前一直在希士初级中学任教,桃李满天下,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声誉。在退休后的十多年里,袁士新依然扮演着“烛光”的角色,乐为村民解忧排难。

从2003年开始,袁士新就一直为村里60多户村民代缴电费、电话费。当时还没有电动车,每个月袁士新都要骑着自行车,前往离家六七里路的希士邮电所缴纳电话费。每次缴费,他总要先垫付几千元的费用,然后挨家挨户地将发票送到村民的手中收钱。

从2011年起,步入古稀之年的袁士新渐渐感到体力不济,但他仍然坚持为村中6位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缴纳电费、电话费。85岁的黄竹平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家中也无积蓄。袁士新每次帮他缴完费用后,都要妥善保管好发票,待年底黄竹平子女回家后,一并结算。每年,袁士新光为黄竹平就要垫付近2000元的电费和电话费。

听说袁士新家来了记者,78岁的胡亚芳匆匆赶了过来。“袁老师真是个难得的大好人,你们可要好好表扬他。”胡亚芳告诉记者,前两天袁士新得知她家的液化气用光后,二话不说就骑着电瓶车将她家的液化气瓶送到了镇上。“袁老师已经不知道帮我家充了多少回液化气了。”胡亚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好事,几乎天天都在袁士新身上发生着,他成了村里公认的好心人。而袁老师懂得又多,村民们一遇到什么疑难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士新。村里的高龄老人因为不会操作ATM机,儿女又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取出尊老金,老人们就来找袁士新帮忙。后来每过一段时间,袁士新就会拿着一份长长的清单和一叠银行卡赶到镇上的银行取钱。回来后,袁士新又挨家挨户将尊老金交到每个老人的手中。

上月下旬,洪飞村一条村道在建,道路中间的小桥北端堆了一个近半米高的土堆。周边村民经过时经常摔倒。一天早晨,袁士新与老伴张永芳早早起了床,带着铁锹前去清理,将土一锹锹铲到河岸上,整整忙碌了两个多小时,老两口衣衫都透湿了,终于将土堆“消灭”了。而就在这前一天,袁士新刚刚拔完牙。    本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