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磊,24岁,2008年启东中专船舶电工专业毕业,现供职于南通中远船务(启东)公司。
7月27日下午,在南通中远船务(启东)公司调试班组办公室,电工叶磊正在忙着做上班前的准备工作:穿上工作服,灌满饮水壶……炎炎夏日,穿着工作服从办公室走到施工现场,短短几分钟,叶磊已经出了一身汗。“虽然当一线工人比较辛苦,但是有一门技术在身,不怕将来吃不上饭。”叶磊表示。
今年24岁的叶磊来自盐城响水,2008年末来到启东中等专业学校就读船舶电工专业。“想起当初的选择,真的感觉很幸运。”叶磊告诉记者。原来,2008年下半年,还在老家上高二的叶磊,看到了启东中专的招生简章,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他果断决定退学来启就读中专。
那时,叶磊和父母还在观念上出现了一些分歧。父母认为,孩子虽然不算优秀,但是既然上了高中,将来高考发挥得好,肯定能考取本科大学,就算差点,也能上个大专,总比说出去是个职校生强。对于孩子主动选择职业教育,他们有点想不通。叶磊给父母算了笔“学业账”:去读中专,既能学到一门技术,省下不少学费,还能学得一技之长,早日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听到儿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都支持他上了中专。
用叶磊的话来说,他来到了一片完全不一样的“学习天地”。校园里,除了带教老师,还有企业“老法师”。每周,中远海工的船舶技术骨干和培训师等,都会来学校给他们讲述“企业故事”,生动的案例,给叶磊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当我的同龄人还端坐在教室学书本知识时,我已经去了企业车间实习了,这让我有些兴奋。”在学校里学习了一年半时间,叶磊就跟同学们一起被派往南通中远船务公司实习。几个月里,叶磊跟着一名老师傅,在生产车间里忙个不停:放线、排线、理线、扎线……将所学专业涉及的各个环节全部体验了一番。
为了钻研技术,叶磊整天泡在车间,即使休息天也是如此。“班上大多是南通地区的本地人,只有我一个盐城人。”叶磊告诉记者,当其他同学都回家的时候,他就呆在车间钻研学习,给师傅“打下手”,因而比其他同学更早地掌握了各个环节的技术。师傅看到叶磊肯干钻研、工作认真,在实习后期就让他独立做电力调试等工作。“这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叶磊说,电力作业属于特种工作业,可以细分为多个标准,从基层做起可以熟悉各个环节,把基础打牢。
不仅如此,凭着认真钻研的精神,叶磊还顺利考取了电工上岗操作证,专业技术更加成熟。目前他在企业工作稳定,年薪有8万多元,比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吃香”。但他知道,不管是选择技能型还是学术型的成长道路,都是学无止境。对于未来,叶磊心里早有规划: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学历,提升能力。“趁着自己还年轻,多学点知识和技术,走到哪儿都不怕。”
本报记者 黄燕鸣